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
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
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
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惊蛰日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春天气候变化的生动场景。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雷”这一意象,开篇即以“坤宫半夜一声雷”揭示惊蛰之日的到来,这不仅是自然界的一个信号,也预示着季节的变换和生命力的觉醒。
其后,“蛰户花房晓已开”则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蛰虫从冬眠中唤醒,而花房中的植物也随之开放,这是生机勃勃的写照。紧接着,“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一句,则通过强烈的自然现象,如狂风、闪电和倾盆大雨,形象地表现了惊蛰时节气候的多变与剧烈。
“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这两句诗,不仅描写了春天气候变化给自然界带来的影响,也表达了生命力在季节更迭中被唤醒的情景。这里的“顿然”一词,用来形容草木之精神的突然改变,增添了一种生机勃发的感觉。
最后,“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则是对那些坚守不变的生物的一种赞美。诗人通过对比手法,突显出在万象更新之时,那些固守本分、不随外界变化而改变的事物,其坚定与宁静仿佛超然于世俗之上。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惊蛰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生动的意象,不仅展现了春天气候的多变,更表现了生命力在季节更迭中的觉醒与坚守。
不详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仇山村叟始生辰,六帙平头又见春。
检历今年交一岁,乘槎有日到三神。
文章翰墨聊从好,富贵功名莫认真。
且醉市桥新熟酒,红梅花插白纶巾。
一从妻子累心身,役役劳劳春复春。
苦被长贫难择禄,宁甘渐老不如人。
广文冷坐非无饭,张翰思归岂为莼。
莫问当初弧矢事,祗今笔砚亦生尘。
汝自骑高马,予宁坐敝车。
功名输俊茂,天地著迂疏。
漫说痴人梦,仍看后世书。
谪仙酒楼在,不醉欲何如。
葛岭苏堤昼寂然,东风吹我过湖船。
江山信美无人会,儿女情多只自怜。
柳色染匀春淡荡,杨花落尽日暄妍。
麦秋天气浑如此,却笑征衫未脱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