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十二首(其三)

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

昔为三春蕖,今作秋莲房。

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

日月有环周,我去不再阳。

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陶渊明的《杂诗十二首·其三》,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两句,表达了物极必反、荣耀难以持久的道理,以及世事变迁难以预料的无常。接下来的“昔为三春蕖,今作秋莲房”则是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景象,凸显了时间流转带来的变化和沧桑。

“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两句描绘了一幅秋天萧瑟的画面,其中“严霜”指的是寒冷的霜冻,“野草”则代表了自然界中的生命,而“枯悴”形容树木失去生机,整体上透露出一种衰败和凋零的氛围。

随后的“日月有环周, 我去不再阳”则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日月有环周”象征着时间的循环往复,而“我去不再阳”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离世的无奈和悲凉。

最后,“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两句展现出诗人的怀旧之情。诗人回望过往,心中充满了对美好时光难以割舍的情感,这种情感深刻而痛切,如同撕裂心肺一般。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命运的反思,抒发了人生易逝、物是人非的哲学思考,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往昔岁月深深眷恋的情怀。

收录诗词(138)

陶渊明(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诗十二首(其四)

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

觞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

缓带尽欢娱,起晚眠常早。

孰若当世士,冰炭满怀抱。

百年归丘垄,用此空名道?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杂诗十二首(其十二)

袅袅松摽崖,婉娈柔童子。

年始三五间,乔柯何可倚?

养色含津气,粲然有心理。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杂诗十二首(其五)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前涂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形式: 古风

杂诗十二首(其六)

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

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

求我盛年欢,一毫无复意。

去去转欲远,此生岂再值?

倾家时作乐,竟此岁月驶。

有子不留金,何用身后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