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其二)自和

自入春来,花信费、几番风了。

先付与、红妆万点,苍颜一笑。

旧说沈香亭北似,今虽濯锦江头少。

最可人、枝上月笼春,烟含晓。亨会称,花王好。

嘉聘惜,梅兄早。对芳容细玩,天然新巧。

羯鼓不须催太甚,霓裳易散梨园老。

任杜鹃、犹自殿韶华,呼殷道。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李曾伯的《满江红·自和》,其中表现了词人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深情讴歌。开篇“自入春来,花信费、几番风了”写出了春天里花朵不断开放,而花瓣随着春风飘落的生动场景。“先付与、红妆万点,苍颜一笑”则描绘出春日里花开满枝,红艳如脂,带着淡淡微笑的温柔画面。

“旧说沈香亭北似,今虽濯锦江头少”中,词人提及了传说中的美好之地,并与现实中的江景做对比,表达了一种怀旧和对现实不满的情绪。紧接着,“最可人、枝上月笼春,烟含晓”则将春夜的宁静与花枝间挂着月色描绘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梦幻之感。

“亨会称,花王好。嘉聘惜,梅兄早”两句,词人通过对花和梅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于春天中各类花卉的喜爱与珍惜。“对芳容细玩,天然新巧”则是词人在细细品味春光中的花容,感叹其自然而不经雕琢的美丽。

最后,“羯鼓不须催太甚,霓裳易散梨园老。任杜鹃、犹自殿韶华,呼殷道”几句,词人通过对音乐和花事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以及对于美好时光不能长留的哀愁。

整首诗词以其细腻的情感、生动的景物描述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审美观念和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其一)得襄阳捷

千古襄阳,天岂肯、付之荆棘。

宸算定、图回三载,一新坚壁。

狼吻不甘春哨衄,马蹄又踏寒滩入。

向下洲、一鼓扫群胡,三军力。连帅是,并州绩。

宾佐有,雍丘逖。赖阴人成事,同心却敌。

见说陈尸三十里,投鞍委甲如山积。

待老臣、为作岘樊铭,劖诸石。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五)用韵饯朔斋

把绣成吟,真压倒、古之元白。

佳句有、雪车冰柱,曾无矜色。

一点不留烟火气,诗脾时有清风入。

更岭边、多少活人恩,于公德。公自是,朝天客。

应笑我,为人役。看时犹多事,公须一出。

琅腹细披忠抱寸,龙颜密侍天威尺。

借笔端、从此润皇猷,翰林伯。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一)丁丑登均州武当山

镇日山行,人倦也、马还无力。

游历处,总堪图画,足供吟笔。

涧水绿中声漱玉,岭云白外光浮碧。

信野花、啼鸟一般春,今方识。真可羡,林泉客。

真可叹,尘埃役。想希夷冷笑,我曹踪迹。

七十二峰神物境,几千万壑仙人室。

待身名、办了却归来,相寻觅。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六)八窗叔和,再用韵

竹马同游,平生志、相期霄壑。

今老矣,儒冠宁误,戎装徒著。

卷起鲸鲵江海事,放教禽鸟山林乐。

问尚堪、舞剑渡河无,公应莫。粟可饭,衣从恶。

秫可酒,茶胜薄。但此身长健,老天不错。

竹院昼闲参内景,蒲团夜坐披圆觉。

愿此生、无愧北山猿,西湖鹤。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