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弟黄岩任满大人率家众先归作诗见示恭次元韵

长拘栖寓季微官,携杖扶车愧二难。

翘首云山鱼雁远,关心岁月骨毛寒。

方来负米还为养,未遂承颜数问安。

何日庭前环戏綵,共馨夕膳洁晨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长久以来困居小官,手杖车辆相伴倍感艰难。
抬头眺望远方的云山,期待鱼雁传书慰藉心寒。
将来我将负米回家奉养老人,多次询问他们的安康。
何时能与家人围坐庭院,共享晚餐和早餐的温馨时光。

注释

长拘:长久困居。
栖寓:寄居。
季微官:小官职。
愧二难:感到两难。
翘首:抬头仰望。
鱼雁:古代书信的代称。
关心:挂念。
骨毛寒:形容身心寒冷。
负米:背米回家。
养:奉养。
承颜:顺从父母的脸色。
问安:问候健康。
庭前:庭院中。
环戏綵:围绕嬉戏。
共馨:共享温馨。
夕膳:晚餐。
洁晨餐:洁净的早餐。

鉴赏

此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弟弟的思念之情。开篇即写“长拘栖寓季微官,携杖扶车愧二难”,诗人表达了自己身处远方,职位低微,步履维艰之感。接着,“翘首云山鱼雁远,关心岁月骨毛寒”则是对家乡的渴望和时光流逝的忧虑。这里的“翘首”形象生动,展现了诗人仰望天际,心系千里的情怀。

中间两句,“方来负米还为养,未遂承颜数问安”,写出了诗人为了家庭的生活负担而辛劳,以及对家人的挂念和关切。这里“负米”说明了诗人的经济状况不佳,而“未遂承颜”则透露了一种未能如愿照顾家人的遗憾。

最后两句,“何日庭前环戏綵,共馨夕膳洁晨餐”,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家人团聚、享受简单而温馨生活的向往。这里“庭前”与“环戏綵”构建了一种闲适自在的情景,而“共馨夕膳洁晨餐”则是对美好时光的期待。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家庭、亲情和归属感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于简单幸福生活的渴望。

收录诗词(11)

孙应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恭次家大人初抵季弟海陵官舍之韵(其一)

一家千里赴吴陵,沿道迟留不问程。

风物萧条乡愈远,山川开豁眼增明。

春田未有归耕计,夜雨聊听对榻声。

幸向莱庭同戏綵,回头终有愧难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恭次家大人初抵季弟海陵官舍之韵(其三)

舟渡金山过广陵,湾头略可计淮程。

回瞻建业祥烟绕,北望长安落日明。

野旷春农虚地力,霜清晓角动边声。

中原雠耻非难复,子弟皆思死父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恭和家大人鬻田训子诗韵

家贫常产遽萧然,只把诗书代力田。

谋道固宜耽乐内,却行安可望追前。

置锥今日忧无地,摛藻他时喜掞天。

富贵学成终自有,服膺当务益拳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仲弟应符用昌黎龊龊诗韵作咄咄篇自警家大人用韵作欣欣篇应求次韵作皦皦篇以见志云

皦皦志士心,玉壶冰露寒。

整冠默危坐,抚卷慨永叹。

胶扰天下事,岂逃吾静观。

是心本如水,风过成涛澜。

蚁或作牛斗,雀常用珠弹。

万境各颠倒,何者为忧欢。

圣学有宗盟,口血应未乾。

进修在覆篑,趋舍防奔湍。

正须极高深,乾坤见倪端。

规摹括四代,宗庙富百官。

譬如入玉府,璆琳杂琅玕。

逢原在左右,谅非登天难。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