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冯庵十五日晏起涛园叩门之作

夙兴弟子原当尔,高卧先生也谓迟。

只似侯王惩倍约,那从传记觅嘲师。

朝阳可吸功难学,夜梦能清神不疲。

摩眼作诗馀整暇,故应窃笑舍中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和冯庵十五日晏起涛园叩门之作》是清代诗人林旭所作。诗中以“夙兴弟子”与“高卧先生”的对比,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与人生追求。

首联“夙兴弟子原当尔,高卧先生也谓迟”,通过“夙兴”与“高卧”的对比,揭示了勤奋与闲适两种生活方式。这里,“夙兴弟子”代表了早起勤奋学习的形象,而“高卧先生”则象征着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不同生活选择的理解与尊重。

颔联“只似侯王惩倍约,那从传记觅嘲师”,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将生活态度比作侯王遵守盟约,强调了信守承诺的重要性;同时,通过“传记觅嘲师”这一比喻,暗示了在历史或文学作品中寻找批评者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于自我反省与成长的重视。

颈联“朝阳可吸功难学,夜梦能清神不疲”,将自然景象与精神状态相联系,朝阳象征着活力与希望,但其背后的“功难学”暗示了追求这些美好事物的不易。夜梦则代表了心灵的宁静与休息,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即使在忙碌与疲惫中,也能通过冥想或梦境找到内心的平静。

尾联“摩眼作诗馀整暇,故应窃笑舍中儿”,以幽默的口吻收束全诗。这里“摩眼”可能指审视、观察,诗人通过创作诗歌来整理思绪,享受其中的乐趣与闲暇。最后一句“故应窃笑舍中儿”则是一种自嘲,暗示自己或许在某些方面过于拘泥于形式,不如那些“舍中儿”(可能指年轻或自由自在的人)那样轻松愉快地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不同生活态度的对比与反思,探讨了勤奋与闲适、追求与满足、自我反省与内心平静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创作与生活中寻找乐趣与平衡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202)

林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冯庵诗云轩于晚翠早劬书

随地名轩无不可,得闲写字亦相宜。

援毫未解心先画,入格深惭手似槌。

此事养和承平日,几人变法中兴时。

斫轮老去犹堪用,莫使后生空得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外舅剪花之作

长吏风流初著手,诗人欣赏两操心。

剔搜一叶教无隐,蒙密逾宵禁更侵。

西子贵时愁傅粉,丽姬嫁后悔沾襟。

时来得意还如此,那记墙根草露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和两先生讽早睡之作

诗横胸际眠如魇,月近床前警若神。

真怕打门租未了,颇嫌闭户相能贫。

微吟渐有飞虫和,别室难将鹤怨伸。

敢外先生求印可,尚从新得诱逡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石榴请冯庵作诗(其一)

材官家里开能艳,书客瓶中供有常。

怕热却成相对恼,过冬尚逮去年尝。

寻思仙洞儿时句,狂想涂山旧日妆。

敢乞先生为下笔,红裙白发看谁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