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十二首(其三)

荆璞蕴良质,瑕瑜不相掩。

珠沈万仞渊,光华亦煇闪。

淑人重名节,跬步恒自检。

内顾苟不亏,悔厉复何慊。

区区墨氏子,徒悲素丝染。

形式: 古风 押[俭]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黄淮的《拟古十二首(其三)》以荆璞为喻,表达了对人的内在品质的赞美和重视。首句“荆璞蕴良质”寓意人如未经雕琢的璞玉,潜藏优秀本质。接着,“瑕瑜不相掩”强调即使有瑕疵,也掩盖不了内在的美好。

“珠沈万仞渊,光华亦煇闪”运用珍珠深藏于渊底的意象,比喻人的才华虽被埋没,但光芒依然闪烁。接下来,“淑人重名节”表达出高尚的人看重名誉和节操,每一步都自我约束。

“内顾苟不亏,悔厉复何慊”进一步阐述,如果内心无愧,即使外界有所挫折,也不会有遗憾。最后两句“区区墨氏子,徒悲素丝染”借用墨家的“素丝之喻”,感叹那些单纯的人,对于环境的影响感到无奈,只能感慨白丝易染。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手法,赞扬了人应坚守美德,不受外在环境影响,体现了作者对人格独立和品行高洁的崇尚。

收录诗词(369)

黄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古十二首(其四)

寅宾启东作,品汇咸昭苏。

寒谷有冰条,萌蘖何当敷。

所处地自偏,造化功岂殊。

回也陋巷士,傅说版筑徒。

穷达安所遇,名与天壤俱。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拟古十二首(其五)

丱角粗有知,自谓名可期。

出门道未远,车辖已载脂。

力行亮多艰,圣训不我欺。

浮云起天末,舒卷任所之。

可望不可攀,伫立空嗟咨。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拟古十二首(其六)

钻木乃出火,火然木已焦。

掘井须及泉,泉深力转劳。

夙志固有违,敢云昧所操。

眷彼园中葵,凉风何飘飖。

终始倾太阳,匪伊蓬与蒿。

形式: 古风

拟古十二首(其七)

群乌朝出林,薄暮复来归。

游子在远方,徬徨竟何依。

岂无家室念,况怀返哺私。

俛首不敢视,泪下沾裳衣。

人生驹过隙,扰扰将何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