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其四)

桓家宾客正寻山,刘子藏身尽日閒。

忽为著书惊晚节,更因把菊觉衰颜。

白衣来缓思沽酒,绣岭登高梦入关。

最好莲华峰上路,藤条葛蔓手齐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诗人徐积在九月九日这一天的所见所感。首句“桓家宾客正寻山”,仿佛带我们进入了一个热闹的场景,桓家的宾客们正在山上寻找着乐趣与美景。然而,紧接着的“刘子藏身尽日閒”则将画面转向了另一番景象,刘子独自一人,在这漫长的白日里静静地享受着宁静。

“忽为著书惊晚节,更因把菊觉衰颜。”这两句诗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交织。诗人忽然意识到自己已至晚年,开始著书立说,或许是为了留下自己的思想与智慧。同时,他通过把玩菊花,感受到了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既深沉又富有诗意。

“白衣来缓思沽酒,绣岭登高梦入关。”这里,诗人以一种轻松而略带幽默的方式,描述了朋友来访时的场景。他们一起饮酒谈笑,似乎暂时忘却了世间的烦恼。而“绣岭登高梦入关”则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远方、对于未知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最好莲华峰上路,藤条葛蔓手齐攀。”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探索精神。他想象着在莲华峰上漫步,亲手攀爬着藤条与葛蔓,体验着与自然亲密接触的乐趣。这样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一种积极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以及内心世界深刻而独特的感悟,充满了生活的哲思与情感的丰富性。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九月九(其五)

堂堂兵阵列如山,羽檄交飞势未閒。

敌国正强无备处,我师潜遁若为颜。

已张火炬严刁斗,更使辕门置铁关。

欲就将军送降款,金城万雉莫能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九月九(其六)

不是妻孥须入山,著书未得片时閒。

琴逢嵇叔难施手,啸比孙登合腼颜。

几日偃旗兼卧鼓,今朝延敌又开关。

我师欲遁无归路,严垒如云试一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除夜(其一)

春意匆匆又欲还,一年都似片时閒。

青云有路终须到,白日无情不暂閒。

任老岂妨修古道,更贫未肯忆深山。

明朝献寿何为祝,长著斑衣奉母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除夜(其二)

但得文章与道深,年来年去不关心。

几时上得青云后,两鬓从教白发侵。

匣内深藏三尺剑,樽前独抱一张琴。

辞高调古弹将晓,待倩春风听此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