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怅人生如寄,禁几度,暮秋天。

看黄菊丹枫,白蘋红蓼,斗媚争妍。

江郎祗馀恨赋,对荒原拱木惨无言。

判取愁埋死后,那堪恨积生前。冰轮常缺亦常圆。

千古总依然。叹古往今来,勋名竹帛,断梦飞烟。

临风那堪惋吊,只湖山面目似当年。

空外宾鸿作字,分明写出愁篇。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鉴赏

这首《木兰花慢》由清代诗人袁寒篁所作,其情感深沉,意境深远,以自然之景喻人生之悲欢离合,展现出一种超脱而又哀婉的艺术风格。

开篇“怅人生如寄”,诗人便以一种深沉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短暂、无常的深切忧虑。接下来,“禁几度,暮秋天”一句,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忧伤的情绪,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看黄菊丹枫,白蘋红蓼,斗媚争妍”几句,诗人以自然界中生机勃勃的景象,反衬出人生的短暂与无常。黄菊、丹枫、白蘋、红蓼,这些色彩鲜明的植物,各自以其独特的美丽在秋日里竞相绽放,象征着生命中的各种美好与辉煌。然而,这美好的背后,却隐藏着生命的有限与终将逝去的无奈。

“江郎祗馀恨赋,对荒原拱木惨无言”两句,借用了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江淹才华消逝的感慨,同时也寓含了对自身才华可能同样会随时间消逝的担忧。面对荒凉的原野和古老的树木,诗人似乎已无言以对,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判取愁埋死后,那堪恨积生前”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人生愁苦与遗憾的深刻理解。无论是生前的遗憾还是死后的愁绪,都是无法避免的人生命题,充满了无奈与悲哀。

“冰轮常缺亦常圆,千古总依然”两句,诗人以月亮的阴晴圆缺,比喻人生的起伏变化,强调了事物的永恒不变。尽管人生充满变数,但宇宙的规律却是恒定不变的,这种对比中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叹古往今来,勋名竹帛,断梦飞烟”几句,诗人感叹于历史长河中英雄豪杰的功勋与名垂青史,但最终都化为过眼云烟,表达了对历史与个人命运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

“临风那堪惋吊,只湖山面目似当年”两句,诗人面对自然美景,不禁感慨万千。尽管岁月流转,但自然的面貌依旧如初,而人事沧桑,令人唏嘘不已。

“空外宾鸿作字,分明写出愁篇”结尾,诗人以空中飞过的鸿雁,比喻自己的思绪如同鸿雁传书,将内心的愁绪与感慨传递给远方。这一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深邃,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

综上所述,《木兰花慢》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历史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感悟。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深思。

收录诗词(4)

袁寒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画屏秋色.悼白海棠

绿纱窗侧。有一枝、玉润珠圆标格。

素质娟娟,冰姿袅袅,天然国色。

拟折供银瓶,又嘱咐、双鬟休摘。露湿粉光欲滴。

好从他雅淡。随地清妍,伴我临书刺绣,两情脉脉。

堪惜。西风狼藉。向苔阶藓砌堆积。

试问花魂,断肠遗恨,何时消得。

寂寂对、空庭蟾光,逗处偏馀白,梦去雪衣还识。

休道易飘零,如伊皎洁,离尘离垢,深人思忆。

形式: 词牌: 秋思耗

清平乐.新月照积雪

宿寒未去。留却馀光住。惹得姮娥嗔复妒。

皓色随风遥吐。纤纤下浸琼楼。迷迷远带银钩。

江上不分夜影,惟闻芦荻飕飕。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凤凰台上忆吹箫.掬水月在手

天际云空,枝头风逗,萧然凉浸疏桐。

看烟凝翠嶂,露泣寒蛩。

缥缈冰轮出海,秋气静、玉宇玲珑。

怡情处、闲乘舴艋,醉折芙蓉。溶溶。

光浮绿沼,爱月连素浪,水接蟾宫。

把清波摊破,纤指轻笼。

应念姮娥难遇,莫分手、放过池东。

从今后,准期三五,此地相逢。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凤凰台上忆吹箫.弄花香满衣

残腊辞梅,嫩寒侵柳,小园风送春来。

渐夭桃竞放,琼李争开。

相约西邻女伴,妆罢也、倚徙莓苔。

柔荑滑、弓鞋半褪,罗袜微歪。安排。

秋千架畔,试闲寻百草,笑赌双钗。

更揉红撚白,插鬓堆怀。

伫立湖山石上,错引得、蝶恋蜂猜。

花阴冷、归更雪缕,香溢妆台。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