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座寺小憩

天风拂袖下岧峣,度竹穿松兴未消。

磴石青苔扶短策,寺门黄叶认前朝。

坐依佛榻闻清磬,渴饮僧厨借午瓢。

爱杀长干秋色好,客游宁待菊花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造访高座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与禅宗文化的深刻感悟。首联“天风拂袖下岧峣,度竹穿松兴未消”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风轻拂过山峰,诗人穿行于竹林与松树间的情景,表达了他内心的愉悦与兴致勃勃的状态。颔联“磴石青苔扶短策,寺门黄叶认前朝”则通过石阶上的青苔和寺门前的落叶,勾勒出历史的痕迹与自然的沧桑,同时也暗示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颈联“坐依佛榻闻清磬,渴饮僧厨借午瓢”进一步深化了禅宗主题,诗人坐在佛榻旁聆听清磬之声,渴时则从僧侣的厨房中借用瓢水解渴,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他对佛教文化的尊重与亲近,也反映了他在自然与宗教之间寻求心灵平静的追求。尾联“爱杀长干秋色好,客游宁待菊花招”则以对长干(可能指地名或泛指江南地区)秋天景色的喜爱,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风光的热爱,同时也暗示了他不需等待特定季节或邀请,就能在旅途中找到心灵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禅宗文化的深深喜爱与感悟,以及在旅途中寻求内心平静与和谐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86)

汤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日临浴贤池

嵌石穿云历翠微,地中哀壑一泉飞。

晴光漾日沈苔碧,秋色题诗度叶绯。

萦岸霜花低袅袅,傍人沙鹭炯依依。

要知昔日临雍意,真脉流源自有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咏虞美人草

垓下悲歌夜帐寒,美人无奈返魂难。

死常为卉随春碧,生误如花染血丹。

胡地并传青冢怨,楚江休比马嵬看。

萦烟泫雨年年色,添得王孙恨渺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鸡鸣山塔

郁纡栏槛起玲珑,金雘高凌绝顶雄。

四际山河云霭散,中天铃索梵音通。

神光独转千轮藏,元气常含万里风。

半夜天鸡鸣晓色,扶桑先影海枝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谷日

人日才过谷日来,冷云阴覆姑苏台。

春姿欲动梅羞涩,华发相将岁暗催。

忆别独吟东阁两,息机行剪北山莱。

清欢不为穷愁减,瓮绿浮浮酿好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