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不畏艰险,前往深山龙潭探索的场景。首句“不辞巇险访龙潭”展现了诗人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他不顾山路崎岖也要探寻神秘的龙潭。接下来的“潭底无穷碧似蓝”描绘了潭水深邃而碧绿,如同蓝色宝石,给人以宁静而神秘之感。
“乱石鸣滩溪过九,飞泉泻瀑堑分三”通过动态的自然景观,如溪流穿越乱石,瀑布飞泻,进一步渲染了山间的壮丽景色和自然韵律。诗人强调即使有道士引领,也难以像樵夫那样熟悉路径,暗示了龙潭的偏远与人迹罕至。
最后两句“怊怅飞桥无路到,乘风应许御云骖”表达了诗人的遗憾和向往,意为虽无法到达那座仿佛在云端的飞桥,但诗人想象自己能乘风驾驭祥云,表达了对仙境的憧憬和超脱尘世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东天目山的自然风光,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展现出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