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心二上人见过

破夏来寻甘露灭,快人如对水晶轮。

烟云扫尽词传意,知见不生情透尘。

旋缚茅茨吞远壑,偶临檐隙见归人。

露芽便觉如浮雪,品坐同分一盏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僧人释德洪所作,名为《诚心二上人见过》。诗中描绘了夏日访友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与友人相聚时的宁静与喜悦。

首句“破夏来寻甘露灭”,以“破夏”点明时节,夏日炎炎,诗人寻觅清凉之物,隐喻心灵的解脱与净化。“快人如对水晶轮”,以水晶轮比喻清澈明亮,形象地描绘了与友人相会时心境的愉悦与纯净。“烟云扫尽词传意”,烟云散去,留下的是言语间的真意,传递着深厚的情感。“知见不生情透尘”,知见之间,情感得以穿透世俗的尘埃,展现出内心的纯净与深刻。

接着,“旋缚茅茨吞远壑”,诗人以简朴的茅屋为背景,描绘了与友人相聚的宁静与和谐。“偶临檐隙见归人”,偶然间,诗人看到归家之人,这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寓意着心灵的回归与和谐。“露芽便觉如浮雪”,露珠在阳光下闪烁,仿佛是飘落的雪花,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品坐同分一盏春”,在品茶或饮酒的时刻,与友人共享春日的美好,体现了友情的温暖与生活的雅致。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访友情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美好的追求与欣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宁静和谐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友情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秋夕示超然

殿阁知谁烧夜香,矮窗灯火试新凉。

草虫对语僧临砌,露叶翻光月转廊。

补缀高风三袜线,破除清梦一匡床。

与君游遍人间世,折脚铛中滋味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鞦韆

画架双裁翠络偏,佳人春戏小楼前。

飘扬血色裙拖地,断送玉容人上天。

花板润沾红杏雨,綵绳斜挂绿杨烟。

下来闲处从容立,疑是蟾宫谪降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谒灵源塔

高帆驾浪过南溟,那料归来扫此亭。

桃李成阴春老大,溪山好在鬓凋零。

瓦灯已照宫商石,卵塔分藏服匿瓶。

春雪尚能知客意,荡除毛孔瘴烟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春日会思禹兄于溪堂

门前溪水蒲萄绿,风掠松窗料峭寒。

忽忆十年同祸福,那知今日共盘餐。

尽签书策齐幽架,已买渔舟泊小滩。

君会不嫌村落僻,乘闲来此弄渔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