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慎斋摹松雪鹊华秋色卷子冯叔莹复仿之为题三绝句(其一)

遗山诗忆泰和年,天水王孙画又传。

看到中原秋色满,青山红树为谁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此诗由夏孙桐所作,描绘了一幅历史与自然交织的画卷。首句“遗山诗忆泰和年”,借元好问(遗山)的诗句,追忆往昔,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与感慨。次句“天水王孙画又传”,点出画作为媒介,将历史记忆与艺术之美传承下来,寓意深远。

接着,“看到中原秋色满”一句,将视角转向自然景观,描绘了秋天满眼的景色,渲染出一种浓郁的季节氛围。而“青山红树为谁妍”则以设问的方式,引人思考这美丽的秋景背后的意义,是为谁而展现其美丽?是为过往的历史,还是为当下的观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回忆与自然景象的结合,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情回顾,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516)

夏孙桐(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禹慎斋摹松雪鹊华秋色卷子冯叔莹复仿之为题三绝句(其二)

祢宋开元论画宗,鸿胪具体刻求工。

傥教真见匡庐面,胜处王羊可许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禹慎斋摹松雪鹊华秋色卷子冯叔莹复仿之为题三绝句(其三)

摹本华亭最著称,此如北秀彼南能。

羚羊香象寻神迹,禅悟期君最上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朱竹君先生竹屋著书图乾隆己亥四月陈凤翔作四首(其一)

椒花吟舫集簪裾,方与诸儒论石渠。

更向空山结遐想,欲栽万竹护深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朱竹君先生竹屋著书图乾隆己亥四月陈凤翔作四首(其二)

暮年闽海再持衡,汲黯淮阳视此行。

图画安排人境外,先生早已厌承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