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元美(其一)

楚客龙泉照雪霜,曾携上国献君王。

奈何一闭丰城后,紫气空干斗北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寄元美(其一)》中的片段,通过“楚客龙泉照雪霜”这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与英雄的豪情。诗人以“楚客”自比,将自己比作古代楚地的游侠,手持“龙泉”,象征着手中握有的力量或才华,如同寒光凛冽的宝剑,照耀着如雪霜般纯洁而坚韧的精神世界。

“曾携上国献君王”一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曾经在繁华的都城,怀揣着满腔热情与才华,向君王展示自己的抱负与能力,希望能够得到重用和认可。然而,“奈何一闭丰城后,紫气空干斗北长”两句,却揭示了诗人命运的转折与无奈。丰城,这里借指隐匿才华之地,诗人似乎遭遇了某种困境,使得他的才华未能得到施展,如同紫气(象征着才华与机遇)在夜空中消散,无法照亮北方的天空,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感慨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追求的执着与失落感。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寄元美(其二)

凭将白雪写朱丝,总是人间此调悲。

纵使沾裳君莫管,古来能得几钟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寄元美(其三)

自握明珠掌上愁,夜来寒色动隋侯。

可知按剑人相视,任是衔恩未可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寄元美(其四)

枥下长风万里生,谁怜汗血老无成。

若教一奉瑶池御,八骏如云不敢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得徐使君所贻王敬美见赠答寄(其一)

山中伏枕白云天,江上新诗锦字传。

转向故人三致意,君家兄弟有谁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