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斋临薄雾,徙倚杏花枝。
猎客惊熊馆,行人指鹳池。
为贫锄药卖,因懒上陂迟。
林外孤烟起,遥知日午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田园风光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情怀。
“山斋临薄雾”一句,设定了一个朦胧迷离的山中书房场景,雾气氤氲,使人感到一种超然物外的清幽。紧接着,“徙倚杏花枝”则是诗人在这个环境中的情境写照,他或许正坐在窗前,靠近那些盛开的杏花,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美好。
“猎客惊熊馆”、“行人指鹳池”两句,通过猎人的惊讶和路过行人的指点,展现了山中野趣之丰富。这里有动物生活的场景,也隐含着诗人对大自然中生命活力的赞美。
“为贫锄药卖,因懒上陂迟”则流露出诗人因为贫穷而不得不外出卖药材的情形,以及他因性格懒惰而拖延行程的生活态度。这两句反映了诗人的现实处境和个人性格,透露着一种无奈与自我认同。
“林外孤烟起,遥知日午时”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慨。通过一缕从林中升起的烟雾,诗人感受到了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界的宁静,这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
整首诗通过山野景色与个人生活小事的交织,塑造了一个隐逸自适、不随波逐流的诗人形象。
不详
莫言宾客少,幽僻长莓苔。
也有樵人到,唯无诗士来。
山风花落尽,溪雨燕飞回。
又觉年光暮,庭阴满绿槐。
住在山深处,门前数曲滩。
近村烟势阔,傍水树阴寒。
钓客嗔棋僻,高人借鹤看。
只愁山水怪,嫌我著儒冠。
门对平芜阔,荒田带水声。
牧童兼鸭养,野老叱牛耕。
山暖松花重,园春菜子生。
杖藜斜日里,篱外白云横。
藤果累累熟,山晴自绕檐。
断薪经雨湿,野菜著霜甜。
诗少客相笑,家贫鹤不嫌。
谁能更惆怅,痴坐卷疏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