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晏相公湖上遇雨

公堂日多暇,薄暮游清池。

孤云从西来,若与云盖期。

急雨乱荷芰,红绿左右披。

沙禽带湿起,簇簇守前坻。

烟树晦空曲,蝉声寂无遗。

残炎一洗濯,霁影开林西。

禽飞还清波,蝉噪复故枝。

晚槿扬朱华,秋草含碧滋。

篙舟出堤去,微风满平猗。

卷幔极长望,止见隗与箕。

举酒无尘情,慨然起遐思。

永怀古先训,默蹈通介宜。

乃知贤哲心,所得非游嬉。

形式: 古风

翻译

官署里常常空闲,傍晚时分我游览清池。
孤独的云朵从西方飘来,仿佛约定了与云遮蔽的天空相会。
急骤的雨点打在荷叶上,红绿交错,色彩斑斓。
湿地上的鸟儿带着水汽飞起,聚集在岸边。
烟雾笼罩的树木模糊了视线,蝉鸣声在寂静中消失。
余热被雨水洗净,晴朗的光影照亮了林子西边。
鸟儿飞回清澈的水面,蝉又回到旧时的枝头。
傍晚的槿花绽放红色,秋草饱含翠绿的生机。
撑着蒿竿的小船离开堤岸,微风轻轻吹过湖面。
拉起帷幔远眺,只见隗山和箕山在远方。
举杯饮酒,心中无尘,思绪飘向远方。
永远怀念古代贤人的教诲,默默地遵循中庸之道。
这才明白,贤哲的心境并非游玩嬉戏所能完全体现。

注释

公堂:官署。
暇:空闲。
薄暮:傍晚。
清池:清澈的池塘。
孤云:孤独的云。
期:约定。
急雨:急骤的雨。
芰:荷叶。
沙禽:湿地上的鸟。
坻:岸边。
烟树:烟雾中的树木。
晦空曲:模糊了视线。
残炎:余热。
霁影:晴朗的光影。
晚槿:傍晚的槿花。
朱华:红色花朵。
篙舟:撑蒿竿的小船。
平猗:平静的湖面。
卷幔:拉起帷幔。
隗与箕:隗山和箕山。
尘情:尘世之情。
遐思:深远的思绪。
古先训:古代贤人的教诲。
默蹈:默默遵循。
通介宜:中庸之道。
游嬉:游玩嬉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韩维在公堂之余,傍晚时分游览清池的场景。他欣赏到孤云从西方飘来,似乎与自己有所约定;接着,急雨打在荷叶上,色彩斑斓;水边的禽鸟带着湿气起飞,聚集在岸边。远处的树木在烟雾中显得模糊,蝉声静寂。雨后,炎热的暑气被洗涤,夕阳余晖洒在林间,鸟儿回归水面,蝉鸣重回枝头。晚间的槿花绽放红色,秋草则显得更加翠绿。诗人乘船离开堤岸,微风轻拂,视野所及只有隗山和箕山。他举起酒杯,思绪飘向远方,感慨古人智慧,领悟到贤哲的心境并非单纯游玩。最后,他深感古代圣贤的教诲,决心默默地实践他们的美德。整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对历史智慧的敬仰。

收录诗词(1022)

韩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晏相公触事成咏四首(其四)

种竹患不多,既多亦为苦。

长根走地脉,凌突败垣堵。

物情有利害,为尔执挥斧。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和晏相公触事成咏四首(其三)

诛茅结园屋,日夕所游造。

雀来啄其茨,蚓出穴其穾。

中虚尚可托,外此非吾保。

形式: 古风

和晏相公触事成咏四首(其二)

栟榈结双根,皮附若毛氄。

乘秋一剪剥,碧叶始竦竦。

岂识山中木,终年自拥肿。

形式: 古风 押[肿]韵

和晏相公触事成咏四首(其一)

梧桐倾鸣凤,鸣凤邀高翔。

微虫缕众叶,玲珑秋日光。

本性苟不易,憔悴庸何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