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晏相公触事成咏四首(其二)

栟榈结双根,皮附若毛氄。

乘秋一剪剥,碧叶始竦竦。

岂识山中木,终年自拥肿。

形式: 古风 押[肿]韵

翻译

栟榈树根连两株,树皮如同绒毛般附着。
趁着秋天的凉意,人们剪去外皮,露出青翠的叶子,显得挺拔起来。
谁能想到,这山中的树木,整年都如此肿胀粗壮。

注释

栟榈:一种常绿乔木,叶子大而硬。
毛氄:形容树皮细密如绒毛。
乘秋:趁着秋季凉爽的时节。
剥:剥去,这里指去除树皮。
碧叶:绿色的叶子。
竦竦:形容叶子挺立的样子。
岂识:怎能料到,哪里知道。
拥肿:形容树木粗大、肿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栟榈树的独特景象。栟榈树的根部紧密相连,如同两根纠缠的细丝,其树皮犹如鸟羽般轻柔而密布。诗人抓住秋季的时机,将树皮剥下,这时碧绿的叶子显得更加挺拔。他借此寓言,暗示这棵山中的树木虽然平常不被人注意,但它坚韧自持,常年保持着饱满的形态,默默无闻地生长。整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简洁的叙述,表达了对栟榈树坚韧性格的赞赏,也暗含了对低调而坚韧品质的赞美。

收录诗词(1022)

韩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晏相公触事成咏四首(其一)

梧桐倾鸣凤,鸣凤邀高翔。

微虫缕众叶,玲珑秋日光。

本性苟不易,憔悴庸何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和崔象之颍桥观赠陈清臣太丞兼简陈

崔侯朝从西邑归,面有矜色口且咨。

云得高士陈其姓,非向可见所庶几。

尝登于朝最吏课,一旦去之心甚怡。

颍阳古观三日语,坐见月出青松枝。

深穷性命识原本,论议纯一无瑕疵。

周通旁畅未始极,曾不与道相乖违。

陈虽平生所未识,以子而誉信不疑。

向风长想日复夜,膏车秣马吾其西。

形式: 古风

和曼叔灵树相别

男儿易为别,寻尺固可轻。

今日掺子祛,悽惶不自平。

岂其道里远,要是隔音形。

春风卷行迹,车马无留征。

回首高阳峰,隐约林间明。

形式: 古风

和曼叔昆阳城

炎精灭无辉,贼莽伺天业。

帝乘馀运起,一剑无所挟。

皇天相其怒,雷电助震叠。

寻邑百万师,破碎在俄霎。

开汉中兴基,其犹取诸箧。

千载滍水上,行人指遗堞。

威灵久不泯,如与耳目接。

至今古祠上,过者犹惴詟。

荆芜起寒色,尚想战血喋。

屋瓦无遗处,秋风卷黄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