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吟十咏有序(其七)高士峰

解徂归来万劫空,小山兰桂已成丛。

逢人不识秦居士,只向溪头问紫峰。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空山中漫步的高士,他似乎已经经历了无数的轮回,归来的世界对他而言仿佛是虚无的。诗中的“万劫空”暗示了时间的漫长与世事的变迁,而“小山兰桂已成丛”则以自然界的生长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成长。

接下来,“逢人不识秦居士”一句,可能是在说这位高士在遇见他人时,已经忘记了过去的自己,或者是对过往的自我有一种超脱的态度。这里的“秦居士”可能是一个隐喻,代表了过去的某种身份或生活状态。最后,“只向溪头问紫峰”则表达了高士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他或许在寻找一种内心的平静与和谐,通过与自然的对话来寻求心灵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高士的视角,展现了对时间、自我、自然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780)

王渐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空山吟十咏有序(其八)金粟洞

帽峰原是小瀛洲,金粟相传玉洞留。

逢着紫霄烦一问,化书何事属齐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空山吟十咏有序(其九)清源洞

源头清彻浩无涯,西岸蒸桃染绛霞。

岩外风尘浑不到,莫将流滓腻飞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空山吟十咏有序(其十)东湖

举杯邀月自开颜,烟水冥冥净四山。

不着羊裘湖上去,恐将形迹落人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刘颐斋道人歌

颐斋道人性冲泊,萧然远慕桑柴风。

有时幅巾去入社,脱纵世外凌孤鸿。

吟诗不作烟火气,遣兴每陟罗浮宫。

何当共约飞云顶,三峰上界看鸿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