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山水

枫林翠微里,暝色川已澄。

岩芳晴冒雪,涧绿浅流冰。

仙赏澹舟处,猿声青葛藤。

永怀不可即,云月下清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水墨山水》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枫林翠微里”展现了枫树林在暮色中呈现出的深浅交织的绿色,透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暝色川已澄”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澄清,河水仿佛被洗涤得格外清澈。

“岩芳晴冒雪”写的是山岩上的花草在晴朗的天气中似乎覆盖着一层薄雪,增添了冬日的清新和冷峻之美。“涧绿浅流冰”则描绘了山涧流水虽浅,但已结成薄冰,反映出季节的转换和自然的微妙变化。

“仙赏澹舟处”暗示了一个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人想象自己在如画的山水间乘舟漫游,心境淡泊。“猿声青葛藤”通过猿猴的叫声,增添了山林的野趣和空灵之感,也寓含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永怀不可即,云月下清泠”表达了诗人对这水墨山水的深深眷恋,以及对远离尘世、清静生活的渴望,但又意识到这种理想境界难以触及,只能在心中默默怀念,让思绪在月光下变得清冷而悠远。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水之间的美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展现出明代文人墨客对于自然与超然的追求。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秋谷飞云图

仙赏夙所慕,幽期行独寻。

清耀在巾舄,微闻丘中琴。

流水澹孤兴,归云闲远心。

从兹谢朝市,永极烟萝深。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赠何秀才(其一)

东海有佳士,被服美且都。

厉节抗时贵,法言惊世儒。

渊玄五经旨,纚纚若贯珠。

管葛为之摄,仪秦为之愚。

黄金作高台,可置七尺躯。

惜哉时不遇,落拓如凡夫。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赠何秀才(其二)

凉飙革炎炽,孤云薄层阴。

油然起肤寸,倏尔为甘霖。

志士蕴经济,优游乐山林。

时来适所遇,泛若云无心。

斯情永在眷,此道将谁任。

世复贱荆璞,人犹贵黄金。

黔娄固穷者,千载无知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挽晋安何文学被役卒辽东

故乡宁不死,嗟尔没边州。

野水辽天远,寒山海树秋。

芳城书店悄,残日穗帷幽。

惆怅吞声别,谁堪久泪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