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邢芝的《题花山玉泉寺》描绘了一幅山中古寺的幽深景象。首句“山罅偏宜古刹填”,写出了寺庙选址在山崖缝隙间,显得格外宁静而古老,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次句“重阴堂翳日行天”描绘了浓密的树荫遮蔽了阳光,使得整个环境显得阴暗而神秘。
接下来,“路从白鹤巢边下,径傍苍獒吠处穿”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了山路蜿蜒曲折,途经白鹤栖息之处和苍獒吠声回荡的小径,增添了山寺的野趣和生机。接着,“百折泉来经阁后,一泓池辟寺门前”展示了寺庙背后的泉水潺潺和寺前开阔的池塘,体现了寺庙与自然水景的和谐共处。
尾联“乱云每向高崖合,不放钟声出树巅”以云雾缭绕的山峰和被阻的钟声,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宁静深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远离喧嚣、静谧禅意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整首诗语言简洁,画面生动,富有禅意,展现了清代文人墨客对于山水寺庙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