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京谣.中秋前三日词社限韵

白纻消残暑,玉宇高寒,冉冉秋将半。

络角微明,双星痴对银汉。

叹老去、萍梗江湖,更苦念、分飞征雁。风尘满。

天涯杳杳,乡山尤远。新凉却称行吟倦。

睇林阴、莽战云一片。柳外斜阳,危阑谁与同感。

忆有园、憔悴黄花,尚独立、陶家篱畔。流年转。

还卷疏帘重看。

形式:

鉴赏

这首《玉京谣》是金兆蕃在清末近现代初所作,描绘了中秋前三日的景象,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开篇“白纻消残暑,玉宇高寒”,以“白纻”象征轻柔的衣裳,暗示着夏去秋来,暑气渐消,天空如玉般高寒,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接着“冉冉秋将半”,点明时间,秋天已过半,季节的更迭让人感慨。

“络角微明,双星痴对银汉”,描绘了夜空中的星辰,络角星微露光芒,双星相对,仿佛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故事。这里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赋予星辰以情感,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

“叹老去、萍梗江湖,更苦念、分飞征雁”,诗人感叹自己如同浮萍和江水中的木梗,漂泊不定,更添思乡之情。同时,借“分飞征雁”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雁字回时,却只能遥望,无法相聚。

“风尘满。天涯杳杳,乡山尤远”,进一步深化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风尘弥漫,天边遥远,家乡似乎更加遥远不可及。

“新凉却称行吟倦”,在新来的凉爽中,诗人感到疲惫后的轻松,但这种短暂的宁静并不能抚平内心的波澜。

“睇林阴、莽战云一片”,眺望林间的阴影,只见一片战云密布,暗喻社会动荡,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不安。

“柳外斜阳,危阑谁与同感”,夕阳西下,柳树旁,诗人独自站在高高的栏杆前,无人能理解他的忧愁。这里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孤独和寂寞的情绪。

“忆有园、憔悴黄花,尚独立、陶家篱畔”,回忆起曾经的园中,黄花虽已憔悴,但仍独立于陶渊明的篱笆旁,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岁月的怀念。

“流年转。还卷疏帘重看”,时光流转,诗人重新卷起窗帘,再次凝视这熟悉的场景,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33)

金兆蕃(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霜花腴.九日复举词社,同里诸君子亦招饮酒家,亡室卒于九月十日,今将十年矣,怆然赋此词以谢

十年九日,叹老鳏、无心更拟题糕。

松稚冈低,槿枯篱短,夜深寂寂霜皋。旧林梦遥。

恨战云、深罨寒潮。

漫重提、载酒江亭,万芦花拥一楼高。

料理佩萸囊菊,慰江湖倦旅,近局招邀。

何处家山,连朝风雨,柴门尽自无聊。有愁未消。

想尊前、吟兴方豪。湿红笺、竞琢新词,客谁携洞箫。

形式:

淡黄柳.本意用白石韵

连村溅血,叹息铜驼陌。断梦焦原心恻恻。

任汝新稊暗发,谁对婆娑道相识。尽沈寂。

盟言怨频食。任孤立,道南宅。倚东风、黯淡无颜色。

莫忆年时,水边林下,犹映春旗竞碧。

形式:

水调歌头.寿邵伯絅七十

别后复相见,今又十年余。

枫林残梦渐远,坐觉雁来疏。

足下今年七十,想复勤加颐养,意兴近何如。

葵麦旧游地,屐齿到还无。古城隈,御沟侧,忆精庐。

遥飞一盏相贺,倘为我轩渠。

消得平生湖海,尽有名山岁月,料理等身书。

小山继珠玉,此段足清娱。

形式:

水龙吟.王欣夫学礼斋饯春图,图为杨无恙作

若为留得残春,千金一刻从天买。

殷勤酒盏,缠绵词笔,客何为者。

如此平原,余霞犹绮,碧云无罅。

忍茫茫坐对,百端交集,伤心语,春归也。

春去春重来也。更料理、燕娇莺姹。

定应不是,灯明酒酽,今年今夜。

户外桃花,能经几度,随风开谢。

叹流光如驶,笼樱斸笋,又清和夏。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