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价玉馆东园十题.鉴止轩

小轩临止水,一泓湛寒碧。

瞭然见眉须,洞彻尘不隔。

夫子作止观,泾渭不相入。

跏趺学僧禅,谛视鼻端白。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清幽的园林景象,通过“小轩临止水”开篇,将读者引入一个与世隔绝的宁静空间。轩阁紧邻清澈的水面,水面上映着寒凉的碧绿,仿佛能照见万物。诗人以“一泓湛寒碧”勾勒出水的深邃与清凉,引人遐想。

接着,“瞭然见眉须,洞彻尘不隔”,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纯净与透明,仿佛连人的眉目都清晰可见,尘世的喧嚣在此被彻底隔绝。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物理上的清澈,更寓意心灵的纯净与超脱。

“夫子作止观,泾渭不相入”一句,借用了儒家哲学中的“止观”概念,意指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纷扰不相干扰,如同泾水与渭水各自流淌,互不混杂。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修为的追求和向往。

最后,“跏趺学僧禅,谛视鼻端白”,诗人以僧人打坐的形象,进一步深化了内心的平静与专注。通过谛视鼻息的细微变化,达到心灵的深度冥想与净化。整个画面静谧而深远,充满了禅意和哲思。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园林景致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展现了宋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与心灵纯净的生活态度。它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画卷,更是对人生境界的一种诗意表达。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任价玉馆东园十题.书华光墨梅

一枝已清妍,交枝更媚妩。

见之已愁绝,那复隔烟雨。

钱塘千顷春,想见西津渡。

他日到南屏,莫忘孤山路。

形式: 古风

惠侍者清梦轩

小轩面层崖,丛蕉手自种。

高风追二朗,生涯与师共。

默坐每观身,炉烟作云涌。

萧萧半夜雨,亦足清君梦。

形式: 古风

次韵性之

一笑形骸外,便能携手行。

云容与山靥,今日眼偏明。

共坐松下石,仰听松上声。

古人亦何远,安用社中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筠溪晚望

小溪倚春涨,攘我钓月湾。

新晴为不平,约束晚来还。

银梭时拨刺,破碎波中山。

整钩背落日,一叶软红间。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