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十六罗汉画像

一释迦佛起天竺,罗汉五百又十六。

中华止绘十六僧,贯休十八老笔续。

千无万无无更无,芥子须弥一扫俱。

阿字义门总深入,画图岂止伐颛臾。

咄,伏虎降龙两尊者,此卷写一犬如狮一仙鹤,精妙丝毫无苟且。

笔墨游戏真,古今劫火燃。

捲起短轴且饮酒,西窗万里开青天。

形式: 古风

翻译

释迦牟尼佛从印度兴起,五百罗汉加上十六位。
中国仅画了十六位僧人,贯休以十八岁的高龄继续创作。
无数无尽,芥子与须弥都在一画中涵盖。
阿字深含佛法要义,绘画不只是征服对手。
呵,画中有降伏猛虎和龙的两位尊者,还有一只像狮子的犬和一只仙鹤,精细绝伦毫不马虎。
笔墨游戏实为真谛,历经古今战火洗礼。
卷起画卷,边饮酒边欣赏,窗外万里青天开阔。

注释

释迦:佛教创始人。
罗汉:佛教中的修行者。
中华:中国。
贯休:唐代画家。
芥子:极小之物。
须弥:佛教中的大山,象征宇宙。
阿字:佛教中的重要字符。
义门:佛法的门径。
伐颛臾:比喻战胜对手。
伏虎降龙:佛教故事中的象征力量。
短轴:画卷的一端。
饮酒:饮酒作乐。
西窗:西方窗户。
万里开青天:视野开阔,意境深远。

鉴赏

这首诗是对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高度赞美,尤其是对描绘十六罗汉画像的技艺与精神的颂扬。诗中以“一释迦佛起天竺”开篇,直接指向佛祖释迦牟尼,从而引出罗汉五百又十六的宏大场景,这不仅是数量上的展现,更是对佛教精神世界的描绘。

接着,“中华止绘十六僧”表明诗人对于中国古代画家在十六罗汉画像上的集体创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贯休十八老笔续”则是在强调这些画家的技艺和精神传承,贯休是唐代画家吴道子之别称,他的绘画技巧高超,被誉为“画圣”,在这里被提及,用以赞美当时艺术家们继承了古人笔法。

诗中的“千无万无无更无,芥子须弥一扫俱”则是用佛教典故来形容画面的宏伟与细腻。芥子代表极小,而须弥山则是佛教中最高的山峰,这一比喻表明了画家在绘制时对细节的精心处理和对宏大构图的掌握。

“阿字义门总深入,画图岂止伐颛臾”部分,诗人通过提及佛教中的“阿字门”,强调了绘画不仅是形象的再现,更是深邃哲理的传达。同时,“画图岂止伐颛臾”则是在赞美画家们在技艺上的超群,能以笔墨捕捉到生命之动态。

“咄,伏虎降龙两尊者, 此卷写一犬如狮一仙鹤,精妙丝毫无苟且。”这里的“咄”字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激赏之情。接下来的“伏虎降龙两尊者”,形容画中的生动与力量,而“此卷写一犬如狮一仙鹤”则是具体描绘了画中景象,强调了每一个细节都达到了精妙绝伦的境界。

最后,“笔墨游戏真,古今劫火燃。捲起短轴且饮酒,西窗万里开青天。”诗人以“笔墨游戏真”来赞美画家们在创作过程中的自然流露和享受,这种艺术的最高境界如同古今不变的火焰,永燃不熄。末尾两句则是描绘诗人自己在欣赏画卷、饮酒之余,对着西窗远眺,感受到心灵的解放和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题仇仁近白驹诗图赵子昂画及书

至洁不见取,此责自有人。

絷维幸不及,遁野醉自珍。

上下不相求,于中歌者频。

歌者诚爱贤,贤者亦爱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题东平张智卿梅轩尝以墨梅一幅自随

大庾岭头江南北,生平走遍梅花国。

天下梅花诗最难,和靖居士占第一。

七十四翁诗万篇,一句梅花吟不得。

譬如江夏黄鹤楼,既有崔颢无李白。

何人幻出一横枝,毛颖陈玄涂侧釐。

不丹不青逞妙手,月窗瘦影吾能移。

真梅难赋赋写梅,虚叟大叫尤难之。

前身相马九方句,焉能压倒简斋诗。

张侯随轩梅一幅,什袭珍藏过宝玉。

南征不取万户侯,北归未即九州督。

借梅为题求诗人,中原名士诗满轴。

和靖简斋亦不无,顾惭才尽难貂续。

张侯今在西湖隈,竹篱茅屋扃苍苔。

我亦自有梅世界,紫阳山中归去来。

梅花开时看梅开,花未开时看画梅。

不用雕肝刻肺被梅恼,但当一杯一杯复一杯。

形式: 古风

题东坡先生惠州定惠院海棠诗后

五季乾坤混为一,艰难得之容易失。

一拳槌碎四百州,新法宰相王安石。

二苏中尤恶大苏,周二程张俱不识。

绍圣奸臣讲绍述,元祐诸贤纷窜斥。

东坡饱吃惠州饭,心知惇卞乃国贼。

恍惚他乡见似人,海棠一株困荆棘。

海内文章蜀党魁,蜀第一花世无匹。

邂逅相逢心相怜,瘴雨蛮烟污玉质。

忆昔蒟酱筇竹枝,适与张骞遇西域。

彼徒生事劳远人,此感与国同休戚。

屈原放废郢都丧,箕子囚奴殷录讫。

惠州未已更儋州,必欲杀之至此极。

立党籍碑封舒王,竟使大梁无社稷。

此诗此画系兴亡,可忍细看泪横臆。

形式: 古风

海昌筑城行

海昌城,城海浒,屹为钱塘之北户。

行人但观形势雄,焉识居民徭役苦。

吾闻后民初,省檄连夜下。

谓非筑高城,无以保宁宇。

尔民不敢康,服劳向官府。

东城树羽旗,西城伐鼛鼓。

千夫凿山石,万夫救海土。

日未出,已登埤,日既入,犹削屡。

筑得周遭百雉完,临平山木半为杵。

天公有眼不下顾,堕尔新城旬日雨。

城堕亦何害,王事终靡盐。

城官来校工勤在赏慢工怒,程期既毕民按堵。

浙河之西城似虎,城外妖狐应慄股,城中编氓谁敢侮。

君不见王师昔南来,奋击如霆雷,高墉绝垒俱擘开。

乃知设险不足倚,以德为藩坚莫摧。

呜呼海昌之城城新作,落日重门闻击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