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甬东卓习之郭熙雪霁图

扆中七月天气热,广文先生晨告别。

生绡短卷出袖间,四坐森寒动秋发。

青山漫漫夜来雪,玉虬晓冻鳞甲裂。

江寒树黑乱于云,浦白沙明光胜月。

是时樵苏俱不爨,千门闭户无车辙。

二翁偶坐何所为,掀髯起视天宇阔。

忆昔剡溪曾壮游,照舸玻璃夜光发。

广文之家住甬东,颇闻此景尤奇崛。

金鳌背上望银涛,羽节琼旌蔽琼阙。

送君归去一题诗,清梦先君过吴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张以宁的诗《题甬东卓习之郭熙雪霁图》描绘了一幅冬日雪后初霁的江南景色。诗人首先描述了七月天气异常炎热,但广文先生清晨告别时,却展示出一幅生绡短卷,画面中的景象让四周的人都感到秋意袭人。接着,诗人细致描绘了青山覆雪,玉虬(似龙的冰凌)在晨光照耀下如鳞片破裂,江面寒气逼人,树木与云雾交织,沙滩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明亮。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雪后宁静的乡村景象,柴火和炊烟皆无,门户紧闭,车辙难觅,显示出冬日的寂静。两位老翁闲坐,望着开阔的天空,引发了他们对往昔剡溪壮游的回忆,那时夜晚的水面如玻璃般发光。诗人提及广文先生的居所甬东,那里曾有更为奇特的雪景,如在金鳌背上看银涛,琼枝玉节映衬着琼楼玉宇。

最后,诗人以题画诗的形式,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希望他的梦境能越过吴越之地,带去清新的诗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后江南的静美与历史文化的韵味。

收录诗词(459)

张以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湛渊王提点招饮出示座主马中丞诗归赋此谢之

石田仙人玉为节,绣衣秋映琪花雪。

袖挥骊珠五十六,飞到淮南是明月。

淮南高士王方平,双骑苍鹿吹瑶笙。

卧看明月在窗户,桂树云影秋冥冥。

昔我乘槎斗边去,亲饮仙人玉杯露。

丹成一别三十秋,东望玄洲隔烟雾。

手攀桂树白发新,方平觞我脯麒麟。

饮酣语旧逸兴发,笑傲沧海生微尘。

金鸡呼日扶桑晓,三山如黛潮声小。

明当握手共掀髯,日观层巅一长啸。

形式: 古风

题李太白观瀑图

晓读谪仙诗,夜梦谪仙人。

反被锦袍横玉麈,夜月瑶树秋无尘。

遥指风烟昔巴蜀,长鲸掉尾沧溟覆。

人间溷浊不堪言,挥手匡庐看飞瀑。

瀑飞万古匡庐山,我辈长留天地间。

身骑飞鲸蹑恍惚,月明夜夜听潺湲。

予亦浩荡云林客,乞与飞淙洗心魄。

觉时见画独茫然,月满青山澹秋色。

形式: 古风

李秀才琴所卷

圭斋先生吾座主,扬州拜之今五年。

京师见赠李君字,我未识面知君贤。

君家具区滉漭边,流水倒入冰丝弦。

山空露下鹤孤响,林深人稀兰独妍。

忆昔我从成连仙,夜鼓一曲蓬莱巅。

众真拊掌六鳌舞,碧海白月悬青天。

论心相许太古上,握手一笑清尊前。

圭斋今者欧阳子,将琴未老先归田。

何时青山拂白石,听写松涧鸣秋泉。

曲终细说玉堂事,与作人间图画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送宣掾李伯鲁北上

忆昔君家先柱史,肮脏不与世低昂。

春秋千古寸心赤,风雪十年霜鬓苍。

丹穴之雏有文章,早陪时髦歘高翔。

东行吴会西江湘,鹭车所历飞秋霜。

崎岖五岭求盗使,何能慁君此彷徨。

英英大阃殿南服,淮海襟带环其疆。

幕中芙蓉白日静,笔下玉蕊春风香。

三年笑谈此日别,别意已觉随飞樯。

莺啼冥冥江树绿,雁去漠漠河流黄。

天街析木霄汉上,列宿清润垂光芒。

君家世德理必复,君今升矣我所望。

人生变化安可量,人生变化安可量。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