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镇山楼故址,因登城四眺,越日遂游城北诸山十二首(其八)

冷烟寒日挂疏林,荒草迷离古径深。

樵女归来秋郭晚,山歌声出万松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野的画面。"冷烟寒日挂疏林",寥寥几笔勾勒出秋日的凄清与寂静,冷烟弥漫,阳光透过稀疏的树林洒下,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宁静的氛围。"荒草迷离古径深"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杂草丛生,小径蜿蜒深入,显得古老而幽深。

"樵女归来秋郭晚"则引入了生活气息,一位樵妇在傍晚时分从山中归来,增添了画面的人文色彩。"山歌声出万松阴"以悠扬的山歌穿透松林的阴影,打破了寂静,传递出山间生活的质朴与活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生动的人物活动,展现了清代诗人丘逢甲对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的独特感受,寓情于景,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1810)

丘逢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字:仙根
  • 号:蛰庵
  • 籍贯:南武山
  • 生卒年:1864年~1912年

相关古诗词

寻镇山楼故址,因登城四眺,越日遂游城北诸山十二首(其九)

天南舒啸失长风,沦落閒身五岭东。

一片雄心无处著,孤城斗大万山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寻镇山楼故址,因登城四眺,越日遂游城北诸山十二首(其十)

浮生富贵等微尘,欲觅山林寄此身。

但是故乡归便好,不妨衣白作山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寻镇山楼故址,因登城四眺,越日遂游城北诸山十二首(其十一)

曾费诚斋策马来,临溪处处见花开。

一庵拟筑蓝田曲,补种诗中十里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寻镇山楼故址,因登城四眺,越日遂游城北诸山十二首(其十二)

龙楼凤阁倚天尊,肃立群山万骑屯。

戎马书生豪气在,三台高处望中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