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白沙庵僧舍

偶展登临兴,攀萝到上方。

江流送今古,僧话杂兴亡。

漱罢水泉冷,听沉山磬凉。

归来林坞夕,高处尚斜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游历白沙庵僧舍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之美。

首句“偶展登临兴”,诗人不经意间发现登高远望的乐趣,心情随之飞扬。接着“攀萝到上方”,生动描绘了攀登的过程,通过“攀萝”这一细节,既展现了山路的崎岖,也暗示了诗人对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江流送今古,僧话杂兴亡。”这两句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巧妙结合,江水仿佛承载着时间的流转,见证了无数的兴衰更迭,而僧人的话语中,既有对过往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思考,蕴含深意。

“漱罢水泉冷,听沉山磬凉。”诗人通过亲身经历,感受了水泉的清凉与山中钟磬声的宁静,这种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环境的和谐统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领悟和内心世界的纯净。

最后,“归来林坞夕,高处尚斜阳。”描绘了一幅日落时分,诗人从山中归来,夕阳余晖洒在林间小径上的画面,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也寓意着心灵的归宿与满足。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游历过程中的情感变化与自然景观的融合,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吴山写望

云蒸海气欲浮城,雨过江天旷望清。

踏浪人归歌缓缓,回帆风定鼓声声。

湖头前后英灵在,浙水东西王气平。

回首西湖真一掬,几番花月送人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秋风怨

枯草摇天黄,白杨醉霜紫。

骢马嘶不归,秋风葬罗绮。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湖上和酬仇丽亭

袖里琅玕一笑投,凭栏朗诵破枯喉。

湖山本是君家物,风月翻添客里愁。

夹岸晚荷香堕水,一堤烟柳澹思秋。

采菱声散横塘暮,多病词人莫倚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过钓台

上者为青云,下者为朽壤。

立足一不坚,千古徒怅懩。

先生际中兴,空山寄偃仰。

乾坤自清宁,道不与消长。

钓台高峨峨,江水平如掌。

其下多估帆,鹜利日来往。

未知此中人,见亦作何想。

而我适过之,轻风吹五两。

弥望烟云深,高吟众山响。

形式: 古风 押[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