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钓台

上者为青云,下者为朽壤。

立足一不坚,千古徒怅懩。

先生际中兴,空山寄偃仰。

乾坤自清宁,道不与消长。

钓台高峨峨,江水平如掌。

其下多估帆,鹜利日来往。

未知此中人,见亦作何想。

而我适过之,轻风吹五两。

弥望烟云深,高吟众山响。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鉴赏

这首诗《过钓台》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对比青云与朽壤,揭示了人生立场的不坚定可能导致的千古遗憾。诗中以“上者为青云,下者为朽壤”开篇,巧妙地将人生境遇与自然景象相联系,表达了对人生价值和追求的深刻思考。

接着,诗人提到“立足一不坚”,指出即使在盛世之中,个人的立场也可能摇摆不定,从而引出“千古徒怅懩”的感慨,强调了稳定与坚持的重要性。随后,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先生(可能指历史上的名人严子陵)在中兴时期,选择隐居于空山中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对道家思想中“道不与消长”的理解,即道德与真理不受时间与环境变化的影响。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钓台的壮丽景色:“钓台高峨峨,江水平如掌”,通过视觉形象的对比,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宁静之感。然而,下方的商船频繁往来,似乎象征着世俗的追逐与忙碌。诗人提出疑问:“未知此中人,见亦作何想。”,表达了对那些置身于繁华与喧嚣中的人们内心状态的好奇与思考。

最后,诗人以自己的经历作为结尾:“而我适过之,轻风吹五两。弥望烟云深,高吟众山响。”,通过轻风、烟云、高吟和山响的描绘,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心灵自由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整体而言,《过钓台》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作,更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对不同场景的对比与联想,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寒夜曲

客苦吟,云阴阴。客吟苦,天亦雨。雨淅淅,风澌澌。

孤灯萦曳刮作丝,欲灭不灭饥鼯疑。

风大起,雨忽止,冻鼓无声破柝死。

深巷小儿呱呱啼,床头阿母知未知。

形式: 古风

莫打鸭

莫打鸭,打起鸳鸯睡。

鸳鸯飞去尚成双,落得芙蓉妾心碎。

形式: 古风

客中清明

新火依微出远村,天涯时节独开樽。

故乡陌上多车马,是处坟头有子孙。

柳带缄来沾别泪,石泉梦后怆吟魂。

此间我亦思家苦,绕郭青山似白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春雨望新安江

入春三月雨不止,意欲涨满新安江。

杏花溪间流更急,四山静听声淙淙。

盘沙很石不相让,苦与洪溜交舂摐。

我来客冬山水涸,扁舟万力劳扶江。

十篙上濑复九退,船背沙石摩琤瑽。

苦缘上流势猛恶,乾冬尚且艰行艭。

况今千山万山雨,并作一道奔惊泷。

舟人同此筋力耳,胡能与此相冲撞。

朝来客从武林至,下流见拍潮头降。

若从此时放舟去,两日已下钱塘桩。

我思武林好风影,江山拨秀来轩窗。

经春山笋节松脆,出水河鱼腹膨肛。

酒船衔尾六桥外,酒徒四集人语哤。

胡我郁郁久居此,低头顾影只不双。

多时尘污积芒履,独夜鼠踏翻银釭。

坐愁行叹困羁旅,饮不成户歌无腔。

依依偃蹇竟何济,此不径去将毋憃。

明当放溜趁新涨,卧听船鼓催逄逄。

形式: 古风 押[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