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有感(其二)

喜同灯火对家人,翻忆当年客底身。

玉秘尚怜刘向业,白纶元是谢方巾。

梅先放白春应早,菊犹留黄岁已新。

不叹苍头厌今夕,商耕周钓属天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除夕有感(其二)》由明代诗人薛雍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于家庭团聚、时光流转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首句“喜同灯火对家人”,开篇即点出诗人与家人围坐一室,共享灯火温馨的场景,流露出一种满足与喜悦之情。接着,“翻忆当年客底身”一句,诗人思绪飘回过去,回忆起自己作为客人的日子,或许是在外漂泊、离家远行的经历,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玉秘尚怜刘向业,白纶元是谢方巾”两句,运用典故,以刘向和谢方巾为喻,前者可能象征着学问或事业的追求,后者则可能是对某种传统或身份的坚守。这里既是对个人追求与坚守的肯定,也暗含了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

“梅先放白春应早,菊犹留黄岁已新”描绘了梅花在冬日里率先绽放,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而菊花虽已过季,但其金黄色的花朵依然美丽,象征着岁月更迭中不变的美好。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寓意人生的短暂与永恒,以及时间流转中的美好瞬间。

“不叹苍头厌今夕,商耕周钓属天民”最后两句,诗人以“苍头”指代年长者,表达对老年生活的淡然态度,不因年华老去而哀叹。同时,将“商耕周钓”这一历史典故融入其中,暗示着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民的生活始终是国家关注的重点,体现了诗人对社会民生的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于家庭、时光、人生价值以及社会民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21)

薛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霄山斋步月思少北

淡淡月华明书台,松风入室柴门开。

万峰青向海中出,一水白从山上来。

孤鹤依云傍僧榻,美人负我空酒杯。

此情此夜犹堪赏,念尔相思独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牧牛篇

郊草初萌芽,母犊幸不死。

去年多冻寒,况乳新犊子。

今年田又圃,犁力堪怜汝。

伛偻引索绳,蹢躅林外墅。

乳犊忽相失,顾望若欲语。

呼声高吁吁,一见前奔去。

相欣母子情,天性物亦具。

春雨满南郊,田功棘如许。

载耕还载息,那忍加箠楚。

形式: 古风

海珠登眺(其一)

楼阁参差映碧空,六鳌擎出蕊珠宫。

微茫烟浪无人到,咫尺蓬莱有路通。

缥缈乘槎观日月,依稀浮海驾蛟龙。

黄湾东去银河涌,障尽狂澜是此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海珠登眺(其二)

万顷玻璃浴化城,龙宫隐隐送钟声。

寺从宝镜光中见,人在冰壶影里行。

锦水连天斜日照,白云满地暮潮平。

他时载酒清秋夜,更醉波心看月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