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咏雪

广寒宫里,散天花、点点空中柳絮。

是处楼台皆似玉,半夜风声不住。

万里盐城,千家珠瓦,无认蓬莱处。

但呼童、且去探梅花,攀那树。

垂帘未敢掀开,狮儿初捏就,佳人偷觑。

溪畔渔翁蓑又重,几点沙鸥无语。

竹折庭前,松僵路畔,满目都如许。

问要晴,更待积痕消,须无雨。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在那广寒宫中,飘落着如柳絮般的天花,漫天飞舞。
四处的楼阁亭台都像白玉般晶莹,半夜的风声不断传来。
遥远的盐城,千万户人家的屋檐上覆盖着珍珠般的瓦片,找不到仙境蓬莱的踪迹。
只叫唤童子,一起去探寻梅花,攀折那梅花树。
帘幕低垂,不敢轻易掀起,小狮子玩具也被小心地拿在手中,美人偷偷地窥视。
河边的渔翁披着厚重的蓑衣,几只沙鸥默默无声。
庭院前的竹子折断,路边的松树僵硬,眼前的一切景象如此凄凉。
询问是否会有晴天,还需等待积雪消融,希望不要下雨。

注释

广寒宫:月宫,传说中的仙宫。
天花:古代神话中的仙花,此处比喻雪花。
楼台皆似玉:形容建筑物洁白如玉。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
童:儿童。
梅花:寒冬开放的花朵,象征坚韧和高洁。
垂帘:挂着的帘子。
狮儿:可能指玩具或装饰物。
溪畔:溪边。
积痕:积雪的痕迹。

鉴赏

这首词以广寒宫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图。"散天花、点点空中柳絮"形象地写出雪花飘落如同柳絮般轻盈,营造出空灵的意境。"是处楼台皆似玉",形容雪后的楼台洁白如玉,夜晚的风声与静谧的雪景形成对比,增添了神秘感。

词中提到的"万里盐城,千家珠瓦",展现出大地上覆盖着皑皑白雪的辽阔景象,而"无认蓬莱处"则暗示了雪景中的仙境气息。词人唤来童子,一起去寻找梅花,梅花在雪中更显坚韧和高洁,象征着诗人的情感寄托。

"垂帘未敢掀开,狮儿初捏就,佳人偷觑"描绘室内情景,帘幕低垂,佳人透过缝隙偷偷欣赏雪景,画面温馨而含蓄。接着,词人通过"溪畔渔翁蓑又重,几点沙鸥无语",描绘出渔翁在雪中孤独的形象,以及沙鸥无声的陪伴,增添了寂寥之感。

"竹折庭前,松僵路畔,满目都如许"写出了雪压竹枝、松树弯曲的场景,表现了冬季的严寒。最后,词人以"问要晴,更待积痕消,须无雨"收尾,表达了对晴天的期盼,希望雪能够停止,积雪消融,寓意着对美好天气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念奴娇·咏雪》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雪景的美与寂寥,展现了词人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收录诗词(134)

葛长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世称紫清先生。书法善篆、隶、草,其草书如龙蛇飞动;画艺特长竹石、人物,所画梅竹、人物形象逼真;又工于诗词,文词清亮高绝,其七绝诗《早春》被收入传统蒙学经典《千家诗》。所著《道德宝章》(又称《老子注》),文简辞古,玄奥绝伦,独树一帜,被收入《四库全书》。其他著作有《海琼集》、《金华冲碧丹经秘旨》、《海琼白真人语录》、《罗浮山志》、《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等。是海南历史上第一位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名人

  • 籍贯:北宋琼管安抚司琼山县五原都显屋上村(今海南省琼山县石山镇典读村)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促拍满路花.和纯阳韵

多才夸李白,美貌说潘安。一朝成万古,又徒闲。

如何猛省,心地种仙蟠。

堪叹人间事,泡沫风灯,阿谁肯做飞仙。

莫思量、骏马与高轩。快乐任天然。

最坚似松柏、更凋残。有何凭据,谁易复谁难。

长啸青云外,自嗟自笑,了无恨海愁山。

形式: 词牌: 促拍满路花

南乡子(其二)

前度几相逢。此日游从乐不同。

竹阁荷亭欢聚处,雍容。如在蓬莱第一宫。

夜半月朦胧。秉烛东园风露中。

明日匆匆还入浙,忡忡。却把音书寄远鸿。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南乡子.爱阁赋别二首(其一)

夜月照千峰。影满荷池静袅风。

明日今宵还感慨,梧桐。叶叶随云扬碧空。

聚散与谁同。野鹤孤云有底踪。

别处要知相忆处,无穷。总在青山夕照中。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柳梢青(其一)海棠

一夜清寒,千红晓粲,春不曾知。

细看如何,醉时西子,睡底杨妃。尽皆蜀种垂丝。

晴日暖、薰成锦围。说与东风,也须爱惜,且莫吹飞。

形式: 词牌: 柳梢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