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寒食

青阳转节候,杂芳丽原隰。

山中寒食近,啼鴂亦已急。

新冢有人祭,古墓无人泣。

伤心名利骨,瑟瑟土花湿。

石马悲无声,空对东风立。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马臻的《山中寒食》描绘了寒食节期间山林间的凄凉景象与深沉情感。

首句“青阳转节候,杂芳丽原隰。”以春日更替为背景,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的景象,原隰(原野)上繁花似锦,生机勃勃。然而,接下来的句子却转向了哀伤的氛围:“山中寒食近,啼鴂亦已急。”随着寒食节的临近,山林间传来了杜鹃鸟急促的啼鸣,这声音在宁静的山林中显得格外刺耳,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哀悼气氛。

“新冢有人祭,古墓无人泣。”这两句对比强烈,新坟前有人祭扫,寄托着生者对逝者的怀念;而古老的墓冢前却无人哭泣,或许是因为时间久远,亲人已离世多年,或是因为后人已无此习俗。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生死的无常,也反映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

“伤心名利骨,瑟瑟土花湿。”名利之心往往让人迷失自我,追求功名利禄的同时,也可能忽视了生命中最真挚的情感。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名利的反思,以及对生命本质的追问。瑟瑟的土花(可能是指墓地周围的植物)被雨水打湿,既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也暗示着死亡的不可避免。

最后,“石马悲无声,空对东风立。”石马是古代墓葬中常见的石雕,通常代表守护者或家族的尊严。在这首诗中,石马似乎也感受到了悲伤,它默默地站在那里,面对着吹拂的东风,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思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寒食节期间山林中的哀愁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99)

马臻(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虚中。宋亡后学道,受业于褚伯秀之门,曾隐于西湖之滨

  • 字:志道
  • 籍贯:钱塘(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54——?

相关古诗词

春霁陪葛元白游南山

积雨淹幽事,初晴得此晨。

问舟寻上客,放步约同人。

偶入招提境,如酬宿昔因。

禅心本无住,吾道岂忧贫。

城郭千年鹤,林丘一聚尘。

欢娱时不偶,激越意空陈。

路改疑前梦,云孤忆老亲。

弹琴僧舍晚,觅句酒家春。

閒水文轻縠,平芜展细茵。

目惊流节驶,心醉古风淳。

久识穷非鬼,难言笔有神。

感深将下涕,喜极欲忘身。

蹭蹬繁花老,阴沈乱叶新。

野夫元懒放,杜宇足酸辛。

更欲东蒙隐,难期北郭邻。

有怀聊自适,愧尔葛天民。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田家

地偏生事僻,转觉入城遥。

犬吠三叉路,人行独木桥。

炊烟时灭没,村酒自招邀。

昨日蚕新浴,柔桑绿满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寄越上友人

分袂沙边两岁馀,生涯别后竟何如?

云迷禹穴无来信,秋隔吴山有故居。

思断碧天江漠漠,吟低白日雨疏疏。

郊墟昨夜新凉入,珍重佳儿好读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中秋见月

去年中秋月,团团上林薮。

文士两三人,竟夕坐相守。

精光浮白空,谁见虾蟆丑。

觞酌杂歌吟,待得下高柳。

今年中秋月,辉辉入窗牖。

照我如有期,怪我尊无酒。

月是去年月,不复去年友。

人生如风花,聚散良不偶。

贤愚与贵贱,肉骨同一朽。

我今见明月,再拜复稽首。

侧闻古老言,此言岂虚有。

正秋三五满,万里绝纤垢。

玉兔捣神药,服之寿长久。

我无周生术,安得月在手。

天梯邈难攀,中扃欲成疚。

万方浩漫漫,月轮又西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