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见月

去年中秋月,团团上林薮。

文士两三人,竟夕坐相守。

精光浮白空,谁见虾蟆丑。

觞酌杂歌吟,待得下高柳。

今年中秋月,辉辉入窗牖。

照我如有期,怪我尊无酒。

月是去年月,不复去年友。

人生如风花,聚散良不偶。

贤愚与贵贱,肉骨同一朽。

我今见明月,再拜复稽首。

侧闻古老言,此言岂虚有。

正秋三五满,万里绝纤垢。

玉兔捣神药,服之寿长久。

我无周生术,安得月在手。

天梯邈难攀,中扃欲成疚。

万方浩漫漫,月轮又西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元代诗人马臻所作,名为《中秋见月》。诗中描绘了两次中秋佳节诗人对月亮的不同感受和思考。

首句“去年中秋月,团团上林薮。”描绘了去年中秋月圆时的情景,诗人仿佛置身于茂密的林薮之中,感受到月光的团团圆圆,充满了温馨与和谐。

接着,“文士两三人,竟夕坐相守。”描述了诗人与几位文人雅士共度良宵的画面,他们围坐一起,彻夜畅谈,享受着月光下的宁静与欢愉。

然而,“精光浮白空,谁见虾蟆丑。”诗人突然感叹,尽管月光皎洁,却无人能见月中的丑陋,暗示了人们往往只看到事物美好的一面,而忽视其背后的缺陷。

“今年中秋月,辉辉入窗牖。”转而描写今年中秋月光透过窗户,照亮了室内,诗人似乎感到月光与自己有着某种约定,但遗憾的是,他面前的酒杯却空空如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月是去年月,不复去年友。”诗人感慨,虽然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但他身边的朋友却已不再是去年的那些人,时间的流逝让一切变得不同。

“人生如风花,聚散良不偶。”诗人将人生比作风中飘落的花朵,聚散无常,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感慨。

“贤愚与贵贱,肉骨同一朽。”诗人进一步探讨人生的本质,认为无论是贤者还是愚者,无论地位高低,最终都将归于尘土,生命的价值在于精神而非物质。

“我今见明月,再拜复稽首。”诗人面对明月,再次表达敬意,通过仪式性的动作,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和宇宙真理的敬畏。

“侧闻古老言,此言岂虚有。”诗人引用古老的智慧,强调这些道理并非空穴来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正秋三五满,万里绝纤垢。”诗人描绘了中秋之夜,月圆之时,万里无云,清朗明净,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清明。

“玉兔捣神药,服之寿长久。”这里借用神话传说,玉兔捣制长生不老的仙药,表达了对长寿与永恒的向往。

“我无周生术,安得月在手。”诗人自谦没有像周公那样的智慧,无法掌握月光,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知识的渴望。

“天梯邈难攀,中扃欲成疚。”诗人感叹攀登天梯的艰难,以及内心深处的忧郁,反映了对人生道路的探索与内心的挣扎。

“万方浩漫漫,月轮又西走。”最后,诗人以广阔的天地为背景,描绘了月亮缓缓西行的景象,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

整首诗通过对月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友情、时间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元代文人的哲学思考和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99)

马臻(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虚中。宋亡后学道,受业于褚伯秀之门,曾隐于西湖之滨

  • 字:志道
  • 籍贯:钱塘(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54——?

相关古诗词

秋日即事

芙蓉凉浅未全红,稚子拦街斗草虫。

节物变迁风景在,故园心事不言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前结交行

古交山上松,青青色不改。

纵有霜雪侵,节操固常在。

今交陌上花,容貌相矜誇。

一朝风雨至,飘泊随泥沙。

陈雷管鲍世不有,一贫一富难长久。

对面相看仰泰山,下视群峰皆培塿。

嗟来乎,嗟来乎,床头黄金不可无。

君看金尽失颜色,壮士灰心不丈夫。

形式: 古风

后结交行

古交皆结心,其意能断金。

今交皆结金,倏忽能变心。

取舍既殊轨,反掌生陆沉。

正平一朝忤黄祖,有若将身投猛虎。

子桑莫逆忘其生,乃能相与无相与。

古人今人皆足悲,百年忧乐须臾期。

男儿节义死不变,谁肯心怀未济时。

呜呼谁肯心怀未济时!

形式: 古风

闻早雁

初鸿有馀音,老眼无远光。

登楼望不极,但见天青苍。

朝飞秋日短,暮宿秋水长。

不知从此去,早晚到衡阳。

衡阳有故人,书札不可将。

木末避矰缴,云边足鹰扬。

中途多苦辛,羽翮能无伤。

望尔三春归,依旧到吴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