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牧歌图景。诗人以“择地求刍两得宜”开篇,巧妙地将牧羊与选地相结合,既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也预示了牧羊活动的适宜与丰收前景。“欣看茁壮望蕃孳”一句,表达了对羊群健康成长、繁衍兴旺的喜悦之情。
接着,“薰风永昼蓑堪枕,残日荒村笛任吹”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傍晚的宁静与悠闲。薰风轻拂,永昼渐短,牧人可以安然地躺在蓑衣上小憩;夕阳西下,荒村中传来悠扬的笛声,增添了几分诗意与远方的遐想。
“海上平津封已晚,窖中属国节空奇”两句,可能暗含着对历史或现实的某种感慨。海上平津的封赏或许来得太迟,窖中的属国节则显得空洞无物,或许是在感叹时机的错失或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最后,“长原浅草清流绕,倒跨徐归信犊儿”描绘了一幅广阔的草原景象,长原上浅草覆盖,清流环绕,牧童倒骑牛背,缓缓归来,画面充满了童趣与和谐之美。整首诗通过对牧羊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