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应王受图,荷天革命。乐曰功成,礼云治定。
恩弘庇臣,念昭率性。乃眷三才,以宣八政。
愧无则哲,临渊自镜。或戒面从,永隆福庆。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张率所作的《梁雅乐歌五首》中的第一首,名为“应王受图曲”。诗中充满了对君主接受天命、施行仁政的颂扬与赞美。
首句“应王受图,荷天革命”,开篇即点明主题,描述了君主接受天命,承担起变革社会的重任。接着,“乐曰功成,礼云治定”两句,通过音乐和礼仪的象征,表达了君主在治理国家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稳定局面的景象。
“恩弘庇臣,念昭率性”则进一步阐述了君主对臣民的宽厚恩泽以及对自然规律的遵循,体现了君主的仁德之心。接下来的“乃眷三才,以宣八政”,则展现了君主对天地人三才的关怀,以及通过八政来治理国家的宏大愿景。
最后,“愧无则哲,临渊自镜”两句,表达了君主虽有治理国家的意愿,但深知自身能力有限,需如临深渊,自省自察,以求不断进步。“或戒面从,永隆福庆”则强调了君主应谨慎行事,避免盲目听从,以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君主接受天命、施行仁政的描绘,展现了古代中国对于理想君主形象的崇高追求,以及对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的美好向往。
不详
张瑰子。能诗文。年十二,日作诗或赋一篇,至年十六,积二千余首。齐明帝建武三年,举秀才,除太子舍人。为沈约所称,与任昉友善。梁武帝天监初,为司徒谢朏掾,直文德待诏省。奉命抄乙部书,撰古妇人事送后宫。作《待诏赋》奏之,甚见称赏。迁秘书丞,后入寿光省,修丙丁部书抄。累官黄门侍郎,新安太守。有《文衡》等,皆佚
孝义相化,礼让为风。当官无媚,嗣民必公。
谦谦君子,謇謇匪躬。谅而不讦,和而不同。
诫之诫之,去骄思冲。弘兹大雅,是曰至忠。
积恶在人,犹酖处腹。酖成形亡,恶积身覆。
殷辛再离,温舒五族。责必及嗣,财岂润屋。
斯川既往,逝命不复。镜兹馀殃,幸修多福。
惟德是辅,皇天无亲。抱狱归舜,舍财去邠。
豚鱼怀信,行苇留仁。先世有作,馀庆方因。
鸣玉承家,锡圭于民。连城非重,积善为珍。
记称成礼,诗咏饱德。卜昼有典,厌夜不忒。
彝酒作民,乐饮亏则。腐腹遗丧,濡首亡国。
哲彼六马,去兹三惑。占言孔昭,以求温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