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

征人三十万,一夕度龙沙。

北望天山迥,南临斗柄斜。

雕弓含月影,宝剑拂霜华。

会见烽烟静,铙歌入汉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清代陈谋道的《塞下曲》描绘了边疆征戍的壮丽场景。首句“征人三十万,一夕度龙沙”展现了大军浩荡,一夜之间跨越沙漠的气势,显示出军纪严明和行动迅速。接着,“北望天山迥,南临斗柄斜”通过远眺天山的辽阔和观察北斗星的位置,暗示出边塞的遥远与环境的艰苦。

“雕弓含月影,宝剑拂霜华”两句,通过雕弓映照月光和宝剑在霜华中闪烁,刻画出战士们装备精良,准备战斗的形象,展现了他们的英勇与坚韧。最后,“会见烽烟静,铙歌入汉家”预示着战争即将结束,和平即将到来,胜利的凯歌将传回故乡。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宏大叙事和细致描绘相结合,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辛与壮美,以及戍边将士的忠诚与决心,具有鲜明的边塞诗特色。

收录诗词(3)

陈谋道(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幽兰禅院柬西莲禅师

连云高阁郁峥嵘,俯接澄潭百尺盈。

竹映帘前分晓色,泉流石畔起秋声。

初闻仙梵空堂细,却听疏钟下界清。

为爱当年飞锡地,中宵长对月华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登南屏

携屐南屏四望宽,凌空高阁俯清湍。

风生古渡千帆急,雨湿秋林万壑寒。

碧海波涛当槛出,沧江烟雾隔城看。

百盘树杪飞流挂,有客登临兴未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田家杂诗(其一)

谚云四月天,阴晴最难作。

蚕桑及豆麦,其性有好恶。

濒海无桑麻,豆麦乃本务。

收之须及时,莫为阴晴误。

晨出硕中田,抱归日已暮。

广场恣堆积,不妨越宿露。

掼床与连耞,筛把诸农具。

家人分执事,留精粗使去。

所防风扬沙,更畏雨成澍。

金气未坚甲,生芽一似怒。

水壮陵土母,为食致泄吐。

勤惰争一刻,此苦欲何诉。

形式: 古风

田家杂诗(其二)

八月露华白,早禾渐可登。

晚稻亦欲秀,寒暖贵相应。

气热浆易涸,过冷浆难凝。

不凝实乃细,涸则秕相仍。

两者禾之病,其耗匪斗升。

更虑暴风雨,阻势恣凭陵。

花开不得缩,谷脱如骞崩。

安得日和煦,颖栗垂青塍。

风雨符五十,万宝效其能。

坐候腰镰出,负任如勿胜。

比屋黄庐满,劳苦安足矜。

农富恒有余,农贫恒不足。

七八月之间,青黄不相续。

屈指望秋分,新禾未尽熟。

捋摔向清晨,妇子趁日暴。

气湿安即坚,微火逼其族。

舂之及簸之,为饭仅得粥。

所以忍食者,聊以救枵腹。

吁嗟光宗好,粒粒满车簏。

非时急取之,十不存五六。

穷黎无奈何,食之恨不速。

自怜一年劳,且免儿女哭。

人言田家乐,我言田家苦。

苦乐本无定,材力有良窳。

赢者得其三,绌者失其五。

此外正平等,仅足持门户。

嗟彼贫穷者,日日食如伛。

操券领工本,一釜归一庾。

经年犬马劳,不足偿田主。

肉去创益痛,此苦不胜数。

借债种荒田,老死安能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