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五十首(其十)

夜堂风露清于水,惊心又逢秋令。

蒲柳凋零,蛩螀怨抑,写出无边凄紧。莲更渐永。

喜书味重亲,小窗灯影。

寂历松阴,满庭凉思鹤初警。

秋心无限感触,倚雕栏静对,明月孤炯。

莽莽惊莎,萧萧落木,千里关河路迥。

风霜送冷,最念取无衣,万家凄哽。悄不成暝。

暗催宵梦醒。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凄美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夜堂的清风露水与秋令的来临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略带悲凉的氛围。“蒲柳凋零,蛩螀怨抑”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植物和昆虫的衰败与哀鸣,形象地表达了秋天的肃杀之气,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短暂。“莲更渐永”,莲叶在秋风中渐渐凋零,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流逝。“书味重亲,小窗灯影”则展现了诗人独自在窗前读书的情景,灯光映照下的书页仿佛承载了更深的思考与情感。“寂历松阴,满庭凉思鹤初警”,松树下寂静的阴影,庭院中弥漫的凉意,以及远处鹤的啼叫,共同构成了一个幽静而略带孤独的画面。“秋心无限感触,倚雕栏静对,明月孤炯”,诗人倚靠在雕花的栏杆上,面对着明亮的月亮,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思。“莽莽惊莎,萧萧落木,千里关河路迥”,莎草在秋风中摇曳,落叶飘零,千里之外的关山河川显得格外遥远,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与感慨。“风霜送冷,最念取无衣,万家凄哽”,寒风与霜雪带来阵阵寒冷,诗人最牵挂的是那些在寒冷中无衣可穿的人们,体现了他对社会底层人民的深切关怀。“悄不成暝,暗催宵梦醒”,夜深人静之时,诗人难以入眠,内心的思绪如同被催促的梦境一般,无法平静。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秋日景色的独特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01)

端木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齐天乐五十首(其十一)

碧天吹老金风色,氛昏一时收净。

莫霭催晴,朝曦减赫,秋在桐阴竹径。空青夜迥。

更银汉无声,明月如镜。

翠袖生寒,倚阑人怯露华冷。

柴门临水半启,恰稻华香送,秋家稼千顷。

红叶溪桥,黄华篱落,又是重阳节近,斜阳半岭。

对极目澄鲜。更添游兴,为语幽人,更移烟外艇。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齐天乐五十首(其十二)

劲风初应清商律,三千大千吹满。

乱叶敲窗,幽虫绕砌,顿把罗衣催换。新凉骤转。

正莲漏更长,月轮天半。

枨触秋怀,读书声里一灯剪。

闲阶添送爽气,听琤琮榈铎,宫征都变。

戍鼓宵严,悲笳莫急,谱出征夫哀怨。天涯岁晚。

想风雨关山,劳歌道远。漫倚金尊,画堂喧翠管。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齐天乐五十首(其十三)

小窗虚幌明于画,幽栖别饶佳胜。

斜汉流天,纤云让月,三五流星耿耿。

苔阶翠冷,又风飐流萤。一灯青映。

渐有蛩吟,秋意悄然出莎径。

更筹听过四转,镇澄思息虑,宛入禅定。

万籁无声,三霄自碧,一味新凉初迎。甘芳沁茗。

早浣尽尘襟,太虚同净。为相词仙,素心应共领。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齐天乐五十首(其十四)

嫩晴天色秋容靓,清光最宜晨起。

露宿滋苔,朝阳映树,空外蔚蓝无际。疏林带水。

爱收潦涵青,远烟凝紫。

画里溪山,数峰相对转苍翠。

潇斋时更静坐,有帘栊纳爽,图史祛睡。

老圃松凉,疏篱竹掩,人在黄华香里。

商猋到耳,又衣想装棉,扇悲藏笥。

珍重分阴,漫将春共拟。

形式: 词牌: 齐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