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梅(其一)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每一片飘零的梅花都叫人触目愁肠,哪堪残缺的花瓣凋落如雪片铺满了台阶又堆上了墙头呢?
飘零的梅花就像匆匆过岭的迁客,坠落的梅花犹如不得已赴湘的失意文人。
梅花曾经是那么多原来美好高洁的花朵,如今却坠入泥土与莓苔为伍,然而偶然粘上衣袖的梅花,香气却经久不灭。
春风掌管着对众花生杀予夺的大权,却错误地忌妒梅花的孤傲高洁,不加扶持,任意摧残。

注释

落梅:即掉落的梅花。
砌:台阶。
骚人:泛指忧愁失意的文人、诗人。
谬:不合情理的.权柄:犹权利。
孤高:孤特高洁,孤傲自许。
主张:主宰,作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落梅(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体验。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这两句用鲜明的画面描绘了梅花飘落的情形,"一片"指的是一片片的梅花,它们像断肠一样零落,可见诗人对梅花之美的深刻感受,以及对它易逝的生命力的无奈。"可堪平砌更堆墙"则是说这些飘落的梅花即便铺满了地面,甚至可以堆积如墙,这里的"堪"字有承受、忍受之意,表明诗人对这种美景的欣赏和容纳。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这里的比喻增添了诗中动态的美感。"迁客"指的是流浪者,梅花像这些无家可归的人一样,在风中飘泊;而"骚人"则是古代文人的代称,它们去赴湘江,这里的景象和情感交织,体现了诗人对自由漂泊之美的向往。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黏衣袖久犹香。"

梅花像散落的野草莓苔一样,繁多得难以计数。而且这些花瓣偶尔会粘在诗人的衣袖上,即便时间过去了,依然留有清香。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的亲密感受。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最后两句则是说春天的东风似乎在掌握着花开花落的权力,但诗人并不喜欢那种独自高傲、无人能懂的境界。这表达了诗人的谦逊态度和对平和美好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飘落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以及对于生命易逝、物是人非的无奈情怀。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摸鱼儿(其三)用实之韵

便披蓑、荷锄归去,何须身著宫锦。

与谁共话桑麻事,朱老阮生尤稔。筛样饼。

瓮样茧,长须赤脚供樵饪。清流浊品。

尽扫去胸中,置诸膜外,对酒莫辞饮。

华胥梦,怕杀人惊晓枕。疏窗惟月来闯。

一生常被弓旌误,且告朝家追寝。愁个甚。

君管取,有薇堪采松堪荫。茅山再任。

幸不是谋臣,又非世将,免犯道家禁。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摸鱼儿(其一)

怪新年、倚楼看镜,清狂浑不如旧。

暮云千里伤心处,那更乱蝉疏柳。凝望久。

怆故国,百年陵阙谁回首。功名大谬。

叹采药名山,读书精舍,此计几时就。

封侯事,久矣输人妙手。沧洲聊作渔叟。

高冠长剑浑闲物,世上切身惟酒。千载后。

君试看,拔山扛鼎俱乌有。英雄骨朽。

问顾曲周郎,而今还解,来听小词否。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摸鱼儿(其二)海棠

甚春来、冷烟凄雨,朝朝迟了芳信。

蓦然作暖晴三日,又觉万姝娇困。霜点鬓。

潘令老,年年不带看花分。才情减尽。

怅玉局飞仙,石湖绝笔,孤负这风韵。

倾城色,懊恼佳人薄命。墙头岑寂谁问。

东风日暮无聊赖,吹得胭脂成粉。君细认。

花共酒,古来二事天尤吝。年光去迅。

漫绿叶成阴,青苔满地,做得异时恨。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满江红(其十二)

下见西山,料他日、面无惭色。

君记取、不为吕党,亦非秦客。

有意挽回当世事,无方延得诸贤脉。

笑海波、渺渺几时平,空衔石。园五亩,纷红碧。

家四世,传清白。任天孙笑拙,女媭嫌直。

老去何烦援以手,向来不要加诸膝。

待深山、深处著茅斋,看青壁。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