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

大江以南山作野,客子况复爱山者。

日日山巅弄流泉,百丈银河向人泻。

苍龙翠虬满山立,近之乃是梧与槚。

怪石千寻耸欲堕,往往游人下驻马。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鉴赏

这首《山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间行旅图景。诗人宗臣以细腻的笔触,将山川之美与人的感受融为一体。

首句“大江以南山作野”,开篇即展现出壮阔的自然景观,大江与山峦相接,仿佛整个世界都成了广袤的田野。接下来,“客子况复爱山者”一句,点明了诗中人物的身份——喜爱山林的旅人,为后续描写埋下伏笔。

“日日山巅弄流泉,百丈银河向人泻。”这两句生动描绘了山间的清泉与瀑布,仿佛是天上的银河倾泻而下,与山巅的清泉相互映照,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这里运用了“银河”这一意象,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壮观感,也赋予了自然景象以神话色彩。

“苍龙翠虬满山立,近之乃是梧与槚。”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奇观,苍龙与翠虬(传说中的龙和虬)仿佛在山间盘旋,实际上却是梧桐与槚树的枝干,巧妙地将神话与现实相结合,增添了诗的趣味性和想象力。

“怪石千寻耸欲堕,往往游人下驻马。”最后两句则通过怪石的描绘,展现了山行的艰难与险峻,同时也暗示了登山者的勇气与坚持。怪石高耸,似乎随时可能坠落,却也吸引了游人停下脚步,驻足观赏,体现了人在面对自然奇观时的敬畏与赞叹之情。

整体而言,《山行》通过对山间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在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与谦卑。

收录诗词(772)

宗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 字:子相
  • 号:方城山人
  •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 生卒年:1525~1560

相关古诗词

真州夜泊

江头明月白浩浩,江上行人怨芳草。

长波风急龙卧迟,远塞霜飞龙到早。

谁家砧杵衣正单,十里芙蓉秋未老。

仙人吹箫向何处,扁舟愁绝广陵道。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寄怀长安旧游

残春匹马辞建章,天南冀北遥相望。

游子衣裳滞江雨,故人剑佩锵胡霜。

王程忽讶芳草暮,客心有似浮云长。

安得双鸿起天末,相思寄尔明月珰。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期黄山人不至

思其兰佩三十秋,华发萧然卧沧洲。

晴云常护钓者石,明月买断长江流。

白露泠泠下梧楸,美人不来生我愁。

一曲樵歌起天末,白云摇落万山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湖上行

湖上人家开夕阳,湖南渔者歌沧浪。

蒹葭一雨远江白,杨柳千条秋浦长。

松径夜扫迟幽客,石门高起流玄霜。

天末浮云莽不止,慎勿蔽此明月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