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竹

劳生分素定,大患天所辱。

时于尘埃中,许我对修竹。

此君风味高,瘦骨不生肉。

烟梢堕新箨,当面变苍玉。

风邀嘉月过,众叶乱相触。

寒光下照之,到地影犹绿。

谁能相从饮,莫听人间曲。

细响侑孤斟,洗却一生俗。

形式: 古风

翻译

人生在世,命运早已注定,最大的忧虑来自上天的责罚。
我希望能在这纷扰尘世中,与修竹相伴共度时光。
这竹子高雅有风味,枝干清瘦无多余脂肪。
新竹梢头落下嫩壳,仿佛化作碧玉般晶莹。
清风邀请明月来访,竹叶随风摇曳,相互碰撞。
月光洒下,竹影婆娑,落地仍有翠色。
谁能与我一同饮酒,别理会尘世的嘈杂音乐。
竹叶细响伴我独酌,能洗尽一生的世俗尘埃。

注释

劳生:忙碌艰辛的生活。
大患:最大的忧虑。
尘埃:纷扰尘世。
修竹:高雅的竹子。
风味:风味、特色。
瘦骨:清瘦的枝干。
新箨:新竹的嫩壳。
苍玉:青翠如玉。
风邀:清风邀请。
寒光:月光。
俗:世俗、尘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对竹》,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高品格的向往和世俗生活的厌倦。首句“劳生分素定,大患天所辱”揭示了人生的艰辛与命运的无奈,而“时于尘埃中,许我对修竹”则表达了在纷扰世事中,诗人寻求竹子作为精神寄托的愿望。

接下来的诗句“此君风味高,瘦骨不生肉”赞美了竹子的高洁气质和坚韧形态,竹竿瘦削却充满生命力。“烟梢堕新箨,当面变苍玉”形象地描绘了竹枝新叶的生长,如玉般清雅。风吹竹叶的场景,“风邀嘉月过,众叶乱相触”,营造出宁静而和谐的画面。

“寒光下照之,到地影犹绿”进一步渲染了竹子的清冷之美,即使月光照射,地面的影子也依然翠绿。诗人在此处寓言,希望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竹为伴。“谁能相从饮,莫听人间曲”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不愿再听尘世的繁琐音乐。

最后两句“细响侑孤斟,洗却一生俗”以竹叶沙沙声陪伴孤独的饮酒,希望能借此洗净内心的世俗尘埃,回归自然与纯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追求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收录诗词(678)

郑刚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 字:亨仲
  •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 生卒年:1088年—1154年

相关古诗词

对菊

渊明不可作,遗芳落天涯。

幽香抱孤蕊,正色敷金蕤。

眷言出俗韵,寒透方相宜。

南方十月温,不见落叶飞。

江氛与岭侵,负此傲霜姿。

向晚过微雨,月波湛明辉。

风高便觉好,独酌临东篱。

对之不须寐,要看清露滋。

形式: 古风

正月十一夜灯开双花

铅杯压短檠,清膏沃虚草。

炯炯孤焰瘦,吐此双花好。

谁为夜气温,暗助春风巧。

碎剪朝霞红,缘以金粟小。

或云两玉虫,飞来抱钗杪。

美人轻燎之,要看火中宝。

我闻道家和,可以感穹昊。

门阑将有喜,每事吉先兆。

而我方朽衰,负戾落南峤。

胡为今夕光,熠熠似相报。

无乃天地慈,四海施洪造。

阳和随根性,溥为脱枯槁。

吾其得归欤,顶戴君恩老。

形式: 古风

民入钱抱儥公库东塘决水取鱼甚盛渔翁谓抱儥者贩妇则旁午于塘上者皆妇人也

积水翻深畎,轻舠遍远湾。

鸣榔时拨刺,挈网乱斓斑。

贩妇贪趋市,渔翁喜动颜。

输他鸥鹭饱,烟际不胜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玉女泉以招提孤僻而名高华清泉坐天宝荒淫而取诮元章寺丞作古诗一章广坡公之意为抱器适用而不择所处者之戒郑子窃谓天下之邪正美恶分明如黑白其有失所处者非知而为之盖见善不明而自以为是也自以为是则虽有先生之辨将奈之何哉次韵作玉女泉

安陆玉女泉,寒流隐丛薄。

骊山华清泉,显贵颇昭焯。

二泉仙所留,暖气注潺灂。

后世入山人,尘垢赖疏瀹。

诗翁道眼明,贤否善商擢。

以谓骊山泉,有过不可药。

其他虽寂寥,清誉未衰落。

都由天宝时,淫侈正乖错。

山水滥荣遇,讥诮亦难濯。

出自安陆者,于今澹如昨。

耕樵资涤弄,岩窦不扃钥。

地僻号幽穷,名高等河洛。

犹人抱材器,戒在羞寂寞。

诡笑事权豪,温颜捧杯杓。

岂不暂膻香,遗臭非略略。

噫嘻此诚然,但可付谈噱。

趣向如东西,岐路本来各。

君子有顾藉,小人无愧怍。

营营在声名,遑恤堕沟壑。

如古李赤者,章句颇能作。

溷鬼岂不污,自谓得所托。

清都与钧天,盛事咤挥霍。

谄面就椒兰,挽救不可缚。

万有一如赤,其肯在穷约。

乃知诗翁言,可忌亦可乐。

政恐清华池,憎翁非喜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