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从冯葛二太史游碧云寺十韵

灵峰环御苑,宝地敞仙筵。

磴道湖边出,重关木杪悬。

危岩深吐月,曲洞细生烟。

壁荫捎云竹,阶流喷玉泉。

松风闻梵夜,梅雨散花天。

净土风尘绝,空门伏腊偏。

十千初地境,百万尚方钱。

响屧苔痕积,璇题鸟迹镌。

无生应證法,有漏未称缘。

浩劫何由问,踟蹰翠嶂前。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游览碧云寺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周围环境的清幽与神秘。首联“灵峰环御苑,宝地敞仙筵”开篇即点出碧云寺的神圣与尊贵,仿佛是仙境中的宴席。接着,“磴道湖边出,重关木杪悬”描绘了通往寺庙的道路,蜿蜒曲折,穿过密林,仿佛通向另一个世界。

“危岩深吐月,曲洞细生烟”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观,岩石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险峻,洞穴中轻烟缭绕,增添了几分神秘感。“壁荫捎云竹,阶流喷玉泉”则通过竹影和泉水的描写,展现了寺庙环境的静谧与清雅。

“松风闻梵夜,梅雨散花天”两句巧妙地将自然与宗教元素结合,夜晚的松林中传来悠扬的梵音,梅雨季节里花朵随风飘散,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净土风尘绝,空门伏腊偏”表达了对寺庙清净生活的向往,远离尘世的喧嚣,心灵得以安宁。

“十千初地境,百万尚方钱”可能是指寺庙的规模宏大,或是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响屧苔痕积,璇题鸟迹镌”描绘了寺庙内古朴的景象,木屐踏过苔藓的声音回荡,石碑上刻着精美的花纹,鸟儿的足迹也留下了痕迹。

最后,“无生应證法,有漏未称缘”表达了对佛法的追求与理解,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证悟佛法,而非世俗的欲望。“浩劫何由问,踟蹰翠嶂前”则是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感慨,对于宇宙的浩瀚与生命的短暂感到困惑,只能在翠绿的山峦前徘徊思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碧云寺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邃与宁静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从二太史游香山寺十韵

夙慕香山胜,振衣度石林。

烟岚开上界,台殿倚层岑。

地尽群峰合,天回四壁阴。

松关旁翳日,杏阁仰扪参。

树结菩提色,泉飞梵呗音。

归云朱拱宿,閒鸟翠屏吟。

涌塔名多宝,开田号布金。

西湖寒雨断,北阙暮烟深。

客饭伊蒲供,僧房薜荔侵。

禅心无去住,游迹且浮沈。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曲阜谒少昊陵六韵

白帝传遗迹,穷桑访故城。

丘陵何代筑,碑石几时倾。

凤纪金天岁,虹分华渚精。

人烟连圣里,鸟雀识官名。

落日荒原冷,悲风古木平。

祇令郯子国,百世溯宗盟。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东平谒尧祠六韵

古殿空山里,荒丘野戍边。

星文临鲁甸,云气仰尧天。

绮栋丹霓落,雕楹翠藓镌。

仙蓂犹应月,黛柏自含烟。

化想垂裳代,人怀击壤年。

名言志浩荡,流眺土阶前。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曲阜谒周庙六韵

新宫严礿祀,旧域应奎娄。

负扆开王化,分茅胙帝丘。

勋劳周礼乐,宗祏鲁春秋。

暮色徂徕雨,寒声泗汶流。

云霞丹殿敞,苔藓玉阶幽。

阙里长邻近,犹疑寤寐游。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