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毕竟将何状,根元在正思。
达人皆一贯,迷者自多岐。
触类风骚远,怀贤肺腑衰。
河桥送别者,二子好相知。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间情谊的珍视与怀念。开篇“毕竟将何状,根元在正思”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对友情的思考和渴望,"根元"一词引人深思,象征着深厚的情感基础。
接着“达人皆一贯,迷者自多岐”则是对不同人群对于友谊理解的差异性作出的评价。"达人"指的是那些通晓世事、胸怀宽广的人,他们对于朋友之情能够持之以恒,而"迷者"则因认识上的局限,导致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举棋不定。
诗人的情感在“触类风骚远,怀贤肺腑衰”中得到了升华。这里的"触类"和"风骚"都是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友谊主题的引用,表明了诗人对于古人之交的向往。而"怀贤"则是诗人内心对于贤者或朋友深切的怀念之情,这种情感如同身体上的器官(肺腑)一般深刻而无法割舍。
最后两句“河桥送别者,二子好相知”描绘了一幕送别的情景。"河桥"作为送别的地点,增添了一份依依惜别之情,而"二子"指的是诗人与其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他们彼此间的心灵相通和情感上的默契。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友谊的珍视和怀念,以及对于那些能够理解并回应自己情感的人的深深敬意。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岂要私相许,君诗自入神。
风骚何句出,瀑布一联新。
□若长如此,名须远逐身。
闲斋舒复卷,留滞忽经旬。
天际云根破,寒山列翠回。
幽人当立久,白鸟背飞来。
瀑溅何州地,僧寻几峤苔。
终须拂巾履,独去谢尘埃。
远思极何处,南楼烟水长。
秋风过鸿雁,游子在潇湘。
海面云生白,天涯堕晚光。
徘徊古堤上,曾此赠垂杨。
南国搜奇久,偏伤杜甫坟。
重来经汉浦,又去入嵩云。
旧别人稀见,新朝事渐闻。
莫将高尚迹,闲处傲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