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酬谢尊师见赠二首(其一)

南国搜奇久,偏伤杜甫坟。

重来经汉浦,又去入嵩云。

旧别人稀见,新朝事渐闻。

莫将高尚迹,闲处傲明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在南方探寻奇景已久,尤其令人心痛的是杜甫的坟茔。
再次经过汉水之畔,又即将踏入嵩山的云雾之中。
离别旧友后很少相见,新朝的事务却渐渐有所耳闻。
切莫效仿那些隐士的行迹,在闲适中傲视贤明的君主。

注释

南国:指中国南方地区。
搜奇:探寻奇异的景致或事物。
偏伤:特别感到悲伤。
杜甫坟: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坟墓。
重来:再次来到。
汉浦:汉水之滨,这里泛指汉水流域。
又去:又要离开。
嵩云:嵩山的云雾,代指嵩山地区。
旧别:昔日的离别。
人稀见:很少与人相见。
新朝:新的朝代或时期。
事渐闻:逐渐听说各种事情。
莫将:不要。
高尚迹:高尚的隐士行为或事迹。
闲处:闲暇安静的地方。
傲明君:对明智的君主持傲慢态度。

鉴赏

这是一首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名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现实政治的警醒。开篇“南国搜奇久,偏伤杜甫坟”展示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学巨匠杜甫墓地的关注与哀思,这种哀思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文化传承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慨。

接着“重来经汉浦,又去入嵩云”则描绘了诗人的再次行旅,他跨越汉江,进入嵩山之中。这一路上的景色变换,不仅是外在环境的描摹,更是内心世界的写照。汉江与嵩山都是中国历史文化上重要的地标,它们的出现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广度。

“旧别人稀见,新朝事渐闻”则表达了对过往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于现实政治动态的关注。这里的“旧别人”可能是指诗人在旅途中所忆念的人,而“新朝事”则暗示着诗人对当前政治变化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

最后,“莫将高尚迹,闲处傲明君”则是诗人的自勉之词。他告诫自己不要仅凭借古人的光辉成就来抬高自己的地位,而应该在平凡的环境中也保持对于“明君”的尊敬态度。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要求,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理想政治境界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波动以及深远的思考。它既有对过往文化遗产的缅怀,也有对于当前社会现实的洞察和个人修养的自省,是一首融合了个人情感与时代精神的佳作。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依韵酬谢尊师见赠二首(其二)

岳顶休高卧,荆门访掩扉。

新诗遗我别,旧约与谁归。

贤路曾无滞,良时肯自违。

明年窥日窟,仙桂露霏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卖松者

未得凌云价,何惭所买真。

自知桃李世,有爱岁寒人。

瑟瑟初离涧,青青未识尘。

宁同买花者,贵逐片时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和孙支使惠示院中庭竹之什

忆就江僧乞,和烟得一茎。

剪黄憎旧本,科绿惜新生。

护噪蝉身稳,资吟客眼明。

星郎有佳咏,雅合此君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和西蜀可准大师远寄之什

莫知何路去追攀,空想人间出世间。

杜口已同居士室,传心休问祖师山。

禅中不住方为定,说处无生始是闲。

珍重希音远相寄,乱峰西望叠孱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