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居杂诗(其二)

大夫三月葬,士则仅逾月。

县封有定期,著为春秋律。

今人惑堪舆,选地葬无日。

野厝苦寒暑,屋殡防嘻出。

日久家或落,窀穸赀已竭。

郭璞造葬书,但求妥骸骨。

藉以博富贵,儿罪岂容发。

棺彗未入土,譬如居无室。

死不如速朽,圣言有为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陈光绪的《间居杂诗(其二)》主要探讨了古代葬俗与现代观念的对比,以及对财富追求与生死意义的反思。诗中提到古人对于葬期的规定,大夫和士人的不同待遇,以及对风水堪舆的重视。然而,现代人过于追求葬地的选择,甚至忽视了基本的安葬条件,如野外葬地受气候影响,室内停放可能导致财物耗尽。

诗人引用郭璞的葬书,指出葬仪的初衷应是妥善安置亡者的遗体,而非单纯为了追求富贵。他还批评了那些在死者尚未真正入土安息时就急于追求物质利益的行为,认为这如同无家可归,违背了圣贤关于生死的教诲。最后,诗人提出“死不如速朽”的观点,强调生命的短暂和死亡的必然,提醒人们应当珍惜当下,不要过于执着于世俗的追求。整首诗寓含着对传统价值观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9)

陈光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间居杂诗(其三)

越人多信鬼,此风盛今日。

居丧延浮屠,因鬼乃及佛。

释氏有何能,云有忏悔术。

斯言若安听,已犯异端律。

置亲于有罪,子罪先可杀。

近来取悦耳,箫管杂饶钹。

黄冠更狂诞,上表达天阙。

吾徒读儒书,睹此愤难遏。

伊川程夫子,遗言当载笔。

形式: 古风

间居杂诗(其四)

海外罂粟膏,色如乌鸦乌。

因名曰鸦片,论值贵锱铢。

初来到闽粤,渐渐及九区。

吸食有定候,不可一刻逾。

山肩日以耸,冻梨日又癯。

彼方与友共,人已将鬼呼。

或日倭芙蓉,采入医家书。

疗病屡有验,精神赖提扶。

不知能毒人,毒深形已枯。

记否万历朝,曾禁澹巴菰。

形式: 古风

间居杂诗(其五)

古人重去国,越俗轻远游。

读书甫及冠,遽为衣食谋。

饥驱出门去,不惮道路修。

所营无他业,刀笔多依刘。

非不供甘旨,莫慰父母忧。

欲归不得归,白云空悠悠。

他乡作羁客,何如田间叟。

终身在乡里,不知行旅愁。

团圞聚一室,至乐天伦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间居杂诗(其六)

孔骖赠旧馆,范麦恤故交。

助丧古来有,谊薄云天高。

未闻投瓜李,反望报琼瑶。

吾乡遇亲丧,千金瓦砾抛。

亲朋送障轴,纷纷悬堂坳。

必以多金谢,务使有余饶。

不尔即昧礼,便来旁人嘲。

吊客有馈赠,竟成市道浇。

我欲矫鄙习,瑟柱难去胶。

安得定社约,易俗先吾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