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吴太君词

宝络疏封得令名,人间庆事属平生。

身居寿域几三世,福及儿曹已九卿。

埋石有文深纪美,吊丧多客亦哀荣。

泉涂一往应无憾,十八年前吉冢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挽歌《挽吴太君词》由宋代诗人吕陶所作,通过对逝者的赞美与悼念,展现了深厚的人情与对逝者一生功绩的肯定。

首句“宝络疏封得令名”,以“宝络”比喻逝者的德行与名声,暗示其生前的卓越成就和高尚品德,通过“疏封”这一动作,形象地表达了其名声远播,受到广泛赞誉的情景。“得令名”则直接点明了逝者在世时便已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接着,“人间庆事属平生”一句,将逝者的一生与人间的喜庆之事联系起来,强调了其一生中不仅个人生活充满喜悦,也为周围的人带来了欢愉,体现了其人格魅力与社会影响力。

“身居寿域几三世,福及儿曹已九卿”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逝者长寿且家族繁荣的景象。其中,“寿域”指长寿之地,“儿曹”指子孙,“九卿”则是古代官职之一,象征着高官显贵。这两句既是对逝者长寿与家族昌盛的赞美,也暗含了对其后代能够继承其优秀品质与事业的期许。

“埋石有文深纪美,吊丧多客亦哀荣”则进一步描述了逝者去世后,人们为其立碑纪念,表达敬意与哀思。碑文深刻地记录了逝者的美德,而前来吊唁的宾客众多,也从侧面反映了逝者生前的社会地位与影响力。

最后,“泉涂一往应无憾,十八年前吉冢成”两句,表达了对逝者安息的祝愿。其中,“泉涂”指通往墓地的道路,“吉冢”则是吉祥的坟墓。这两句意味着逝者在十八年前就已经为自己准备好了安息之所,现在前往彼岸,应该没有任何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挽歌深情地回顾了逝者的一生,对其品德、成就以及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进行了高度赞扬,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祝福。

收录诗词(409)

吕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陈彝仲

天质疏慵一野夫,因从利禄走官途。

惟知名爵有常履,非向尘埃言自殊。

万事放怀归失马,百年过晷任踆乌。

雪霜毛发来还近,霄汉岐程去已迂。

凡骨易沉羞许卫,短材难斲累班输。

每甘流落为迁客,岂免挪揄笑癖儒。

处落未能医拙病,揲蓍安敢卜亨衢。

宜将大梦消荣辱,肯把虚名计有无。

顾我拙艰当晚涖,惜君留滞却长吁。

玉工早夜荣圭壁,莫使球琳委路隅。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闻蛩和长句

唧唧微吟透绮疏,乍令人意少欢娱。

留连夜景萧条甚,引惹秋声迤逦殊。

似向蜗庐频学啸,恐随蛙鼓亦吹竽。

能鸣岂羡蚣蝑股,不语堪嗤蛱蝶须。

赋就情诗感长信,惊回仙梦失苍梧。

虽知物性何喧寂,应念年华却叹吁。

从此渐为寒月计,凭谁与画小轩图。

西堂忽起东归兴,望断青嵩接绿芜。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寄题洋川与可学士公园十七首(其一)湖桥

湖中少尘氛,事外得野趣。

日日过桥来,迟留不能去。

形式: 五言绝句

寄题洋川与可学士公园十七首(其二)横湖

极望渺无际,悠然澄碧波。

清风与明月,此处得之多。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