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吴淞海岸观邵将军水军以所获倭奴行酒

海戍江城动远旌,栖船载酒楚云平。

三山我欲寻仙去,万里谁能破浪行。

碧眼倭奴通汉语,黄须剑卒缦胡缨。

向予东指嵎峓穴,先□洪涛断巨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在吴淞海岸,诗人目睹邵将军水军凯旋,携倭寇俘虏,举行庆功宴的情景。首句“海戍江城动远旌”,描绘出战事结束,旌旗飘扬的壮观景象,暗示了战争的胜利。接着,“栖船载酒楚云平”一句,通过栖息的船只和载满美酒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欢庆的氛围,同时也展现了战后和平的景象。

“三山我欲寻仙去,万里谁能破浪行”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冒险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战争的反思,即即使是英勇的战士,也渴望远离战场,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碧眼倭奴通汉语,黄须剑卒缦胡缨”描绘了俘虏的多样性和文化的交融,展示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以及战争带来的复杂影响。

最后,“向予东指嵎峓穴,先□洪涛断巨鲸”一句,可能因残缺而略显模糊,但可以理解为诗人向东指引,预示着未来可能的挑战与机遇,如同大海中巨鲸被斩断,象征着困难被克服,未来充满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战争后的和平景象和民族间的交流,还蕴含了对自由、冒险与未来的向往,以及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49)

宋登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楚归访李少卿于濮上

十载南冠学楚吟,半生踪迹任浮沉。

秋风客路冯驩铗,暮雨山堂叔夜琴。

濮上故人闻独钓,山中丛桂得相寻。

归来不惜黄金尽,易水歌残壮士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九日夜集李北山园亭赏菊观妓(其二)

白露何漙漙,黄华凄以寒。

北堂闻蟋蟀,南斗正阑干。

楚客心如玉,燕姬气若兰。

过降君子宴,磬折尽交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赠小妓

玉楼花发夜如何,银烛金尊小妓歌。

白璧恨无酬地主,兰情楚思醉中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和同宋山人饮会台庄诗

雄图霸业自消沉,旧井荒台蔓草深。

远树霏微连岳色,高原蜒蜿带河阴。

野塘秋水庄生赋,沙苑幽兰楚客吟。

当日牛山空下泪,谁知凄断雍门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