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石头和尚草庵歌(其三十九)

欲识庵中不死人,几回昏暗又天明。

明暗不来渠不动,周天匝地等空平。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翻译

想要了解庵中的长生者,经历了多少次黑夜到黎明。
无论是光明还是黑暗,他都无动于衷,仿佛周遭天地都与他平等无异。

注释

庵中:指修行者的居所,如庵或寺舍。
不死人:指传说中的长生不老之人。
昏暗:形容夜晚或光线不足的状态。
不动:形容静止不动,内心平静。
周天匝地:形容空间广大,四周无边。
等空平:形容心境如空,与外界环境融为一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印肃所作的《颂石头和尚草庵歌》系列中的第三十九首。诗中描述的是对庵中和尚——石头和尚的奇特感受。"欲识庵中不死人"表达了诗人想要了解这位和尚超凡脱俗的境界,暗示他可能有着超越生死的智慧或修行。"几回昏暗又天明"描绘了时间在庵中似乎停滞,昏暗与明亮交替,而和尚却心境如恒,不受外界变化影响。

"明暗不来渠不动"进一步强调了和尚内心的平静和定力,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换,他的内心世界始终如一,不随外界明暗而动。"周天匝地等空平"则以天地为喻,形容和尚的心境广阔无垠,如同虚空一般平等,无所分别。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描绘石头和尚的禅定状态,展现了佛教中涅槃寂静、超然物外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敬仰和理解。

收录诗词(1078)

释印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 号:普庵
  • 籍贯:袁州宜春(今属江西)

相关古诗词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其四十)

岂离而今这皮袋,心法无形如大海。

汪洋不宿死尸骸,万古腾辉无变改。

形式: 偈颂 押[贿]韵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其二十)

基址坚牢以为最,百亿轮锤击不开。

定慧圆明非我所,方知达磨不曾来。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其十)

世人爱处我不爱,乐是苦因宜早退。

六道四生何日休,唯大丈夫能气概。

形式: 偈颂 押[队]韵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其二十九)

回光返照便归来,鼻孔辽天眼豁开。

元来佛法无多子,连?三拳打自呆。

形式: 偈颂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