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十一首(其一)

中年到也,叹封侯、骨相奇零如此。

热血一腔何处洒。日饮亡何而已。

落水三公,坠车仆射,早冷人间齿。先生休矣!

虽佳何与人事。

可惜浊酒牢骚,短衣历落,又是东风起。

百岁胸怀行不得,寂寂虚生斯世。

动业羊头,文章牛后,短尽英雄气。

古今邱貉,一编且对青史。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的《念奴娇》十一首中的第一首。全诗以深沉的感慨和悲凉的调子,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

首句“中年到也”,点明了诗人的年龄已至中年,暗示了人生的半途而废之感。“叹封侯、骨相奇零如此”一句,诗人感叹自己虽有封侯之志,但骨相平凡,难以实现宏图大业,流露出一种无奈与自嘲的情绪。

“热血一腔何处洒。日饮亡何而已。”这两句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似乎在寻求一种释放情感的方式,但又找不到合适的途径,只能通过饮酒来麻醉自己,表达出内心的苦闷与迷茫。

“落水三公,坠车仆射,早冷人间齿。”这里运用典故,将自己比作历史上那些因意外或不幸而陨落的高官显贵,暗示自己的命运同样充满了变数和不可预知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

“先生休矣!虽佳何与人事。”诗人在此发出感慨,即使才华横溢,也无法改变命运,对世事感到绝望。接下来的几句“可惜浊酒牢骚,短衣历落,又是东风起。”则描绘了诗人在酒中寻找慰藉,穿着简朴,面对春风吹起的景象,却只能发出一声声的哀叹。

“百岁胸怀行不得,寂寂虚生斯世。”诗人感叹自己的一生虽有抱负,却无法实现,只能在寂寞中度过,对这个世界感到空虚与失望。

最后,“动业羊头,文章牛后,短尽英雄气。”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遗憾,同时对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功名的人表示羡慕。而“古今邱貉,一编且对青史。”则以历史为镜,表明自己虽未能在生前留下辉煌,但在死后,或许能通过文字被后人铭记,与历史上的伟人并列。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矛盾的心境,以及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追问。

收录诗词(325)

李慈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后改今名,字爱伯,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 字:式侯
  • 号:莼客
  •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 生卒年:1830~1894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十一首(其二)

故园何处。又清明芳草,断肠时节。

病里东风吹梦去,晓枕醒来犹怯。

洞口桃花,楼头杨柳,事事成轻别。

啼鹃难到,伤心谁替侬说。

犹有兄弟天涯,茸靴瘦马,莫放春三月。

断句酒边还寄与,花叶从头亲叠。

罗帕兜香,银屏熨影,薄福拼教折。

明年今日,尊前重认华发。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十一首(其三)

客中风雨,又凄凉过了,清明寒食。

小屋荒灯扶病坐,形影暂相怜惜。

水市笙箫,山厨饧粥,故国三年别。

杜鹃难到,夜深何处啼血。

愁绝海北孤儿,江南老母,两地无消息。

更念松楸行垄在,浊酒一杯谁滴。

冷月山花,天涯魂梦,应有归时节。

长饥弟妹,今朝知倍悽忆。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十一首(其四)

入春几日,又匆匆分得,韶光刚半。

病里每愁佳节过,何况天涯羁怨。

帐构馀香,罗巾残墨,零落无人管。

东风归去,故园重问莺燕。

那见此际江南,澹烟微雨,玉笛吹都遍。

弹指十年重叠恨、偏到今朝凄断。

蜡桃花,绿纨金蝶,可惜闲庭院。

秋千墙角,夜来明月撩乱。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十一首(其五)

廿年前事,正银屏莺语,嬉春时节。

压鬓熏香都贴妥,替掩画罗裙褶。

翠帕分香,玉奁吹絮,一晌难轻别。

打帘刚出,新妆鹦鹉能说。

欣看临水朱门,映门杨柳,柳下船如月。

小扇低筝同载去,十里人家寒食。

酒榼桃花,钿囊燕子,霎是成追忆。

旧欢如梦,唾绒襟上犹湿。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