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十一首(其五)

廿年前事,正银屏莺语,嬉春时节。

压鬓熏香都贴妥,替掩画罗裙褶。

翠帕分香,玉奁吹絮,一晌难轻别。

打帘刚出,新妆鹦鹉能说。

欣看临水朱门,映门杨柳,柳下船如月。

小扇低筝同载去,十里人家寒食。

酒榼桃花,钿囊燕子,霎是成追忆。

旧欢如梦,唾绒襟上犹湿。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二十多年前的一段美好时光,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开篇“廿年前事”,点明回忆的主题,随后通过“银屏莺语”、“嬉春时节”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伤感的氛围。接着,“压鬓熏香”、“替掩画罗裙褶”等细节描写,展现了人物的精致与细腻,仿佛让人置身于那个年代的场景之中。

“翠帕分香,玉奁吹絮”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雅致与情感的微妙变化。“一晌难轻别”则表达了离别的不舍与无奈。接下来,“打帘刚出,新妆鹦鹉能说”描绘了主人公离开时的情景,鹦鹉的叫声似乎在为这段离别增添了一丝哀愁。

“欣看临水朱门,映门杨柳,柳下船如月”几句,通过水边的朱门、杨柳以及月下之船,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暗示着主人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最后,“小扇低筝同载去,十里人家寒食”描绘了主人公与友人一同出游的情景,寒食节的背景增添了节日的气氛,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

“酒榼桃花,钿囊燕子,霎是成追忆”几句,通过酒、桃花、钿囊、燕子等意象,进一步强化了回忆的色彩,仿佛那些美好的瞬间就在眼前,令人难以忘怀。最后,“旧欢如梦,唾绒襟上犹湿”以梦境般的比喻收尾,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深深怀念,以及那份情感在心中留下的痕迹。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回忆与思念的世界,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情感的深沉。

收录诗词(325)

李慈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后改今名,字爱伯,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 字:式侯
  • 号:莼客
  •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 生卒年:1830~1894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十一首(其六)

病怀无赖,又归期耽误,禁烟时节。

黯黯轻阴留薄醉,罗袖夜来寒怯。

烛底新妆,尊前私语,一日都难别。

东风心事,流莺多半能说。

还记昔岁初逢,小庭今夜,正映濛濛月。

弹指桃花回作梦,恨事眉头重叠。

燕子光阴,杜鹃乡里,愁把垂杨折。

相怜南望,吴山天际如发。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十一首(其七)

溪藤小幅,认湖唇石罅,结就茅屋。

屋下芭蕉三百本,养得一湖生绿。

药径分苗,秫田赋采,闲听松边瀑。

棹船归也,两翁相对如鹄。

堪叹赁庑年年,漂流海燕,谁寄修椽宿。

少日连床风雨梦,白首几时重续。

花里驯鸥,苇间射鸭,此乐今生足。

且留图画,湖山共证清福。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十一首(其八)

镜湖八百,把轻烟软翠,荡成词境。

玉笛一声云外起,吹得鸳鸯都醒。

钿枕盟香,珊奁偎月,总是诗禅影。风情何似。

露痕凉堕花顶。

一自春水悠然,碧山老去,零落闲金粉。

牙板铜琶都歇绝,寂寞鱼龙谁听。

试谱冰弦,遍传莲女,唱彻江天迥。

苧萝溪上,万峰同斗妆靓。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十一首(其九)

故园芜尽,便轻赍、归去依然飘泊。

旧拣牵船终隐地,头白团焦谁托。

隔岸千山,长堤十里,大纵渔樵乐。

稻田如绣,映林多少村落。

最爱西跨湖桥,峰回水抱,丹翠供斟酌。

为画吾庐深竹底,小缀风栏云幕。

春至桃花,秋来枫树,随意施丘壑。

贺祠红处,酒旗斜飐楼角。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