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

世途艰阻,正堪悲、万里清秋摇落。

况复乾坤还闭物,奚啻切床肤剥。

消长盈虚,循环反覆,夜半惊孤鹤。

东君着意,惠风先到嵓壑。

悦亲原有清欢,箪瓢食饮,不害贫家乐。

多病留侯空自苦,惭愧长身诸葛。

素手躬耕,卧龙冈上,准备丰年穫。

豚蹄社鼓,几时同醉寥廓。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世道艰难,正值悲凉时节,万里秋天景象萧瑟。
更何况天地间万物都被封闭,哪里只是肌肤受苦。
事物的兴衰变化,周而复始,半夜惊醒孤独的鹤。
春天之神有意,和煦的风先吹到山崖山谷。
亲近自然本就带来清闲快乐,即使粗茶淡饭,也不妨碍贫家的喜悦。
多病的张良徒然苦闷,诸葛亮的长寿也让人感到惭愧。
她素手亲自耕作,在卧龙岗上,期待丰收的年景。
何时能与众人一同在祭祀土地神的鼓声中畅饮。

注释

艰阻:艰难困阻。
悲:悲伤。
万里:广阔的地域。
乾坤:天地。
闭物:万物被封闭。
切床肤剥:形容痛苦深入骨髓。
消长盈虚:事物的增减变化。
惠风:和风。
悦亲:亲近自然。
箪瓢:简陋的饮食。
贫家乐:贫寒家庭的快乐。
多病留侯:多病的张良,留侯是他的封号。
惭愧:感到羞愧。
卧龙冈:地名,诸葛亮曾在此隐居。
豚蹄社鼓:祭祀土地神的习俗,用猪蹄祭品和鼓声。

鉴赏

这首元代词人安熙的《酹江月》描绘了世事艰难中的人生感慨。开篇以"世途艰阻,万里清秋摇落"表达出诗人身处逆境,面对萧瑟秋景的悲凉心境。接着,他运用"乾坤闭物"和"切床肤剥"的比喻,形象地揭示了社会动荡和个人困厄的现状。

"消长盈虚,循环反覆"四句,借自然规律暗示人生的起伏不定,深夜中的孤鹤惊醒,更显孤独与无奈。然而,词人并未完全沉溺于困境,反而寄希望于"东君着意,惠风先到嵓壑",寓意春天的到来和生机的复苏。

在个人生活层面,词人以"悦亲原有清欢"表达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即使生活简朴也能找到快乐。他以留侯张良和诸葛亮自比,感叹自己虽多病却无能为力,只能效仿诸葛亮的隐居生活,期待丰收的到来。

最后,词人以"豚蹄社鼓,几时同醉寥廓"收尾,表达了对与亲朋共聚、共享丰年美酒的期盼,流露出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现实的忧虑,又有对未来的希冀,展现了词人的坚韧与乐观。

收录诗词(74)

安熙(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夜过吴江宿于圣寿中复中行方丈

深夜扣禅扃,天寒月在庭。

鸟惊栖后树,僧掩读残经。

蔓草风吹白,枇杷雪洗青。

对床听法语,心孔愈惺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庞山湖泛舟过宁伯让庄所

湖上足清昼,雨馀生绿阴。

扁舟到城近,曲港入村深。

野叟频相问,郎君不可寻。

西庵肯分席,吾亦老山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智惠隐住水月禅院

放船直到栖禅处,万顷湖心一径开。

绿树鸟惊风落果,碧潭龙去水生苔。

西岩尊宿传灯在,东海高僧杖锡来。

今夜月明清似水,太空无地着纤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谢芝甫赴山南宪

谢庭子弟多佳士,荆国山川总胜游。

万里捧书催入幕,一朝挝鼓发行舟。

玄猿啼处巴江夜,白雁来时楚甸秋。

襄汉风流千古意,为君长忆仲宣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