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中舍徐德章奉使过家

朝出城东门,送子还故乡。

故乡多白云,登高重心伤。

风生潞河渚,那能共舟航。

纤纤蒲芽短,青青柳条长。

柳条不系行,蒲短空在傍。

平安千里音,凭君达高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送中舍徐德章奉使过家》,是明代诗人杭淮所作。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情感深沉,充满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远方故乡的思念。

首句“朝出城东门”,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时间,清晨从城东门出发,预示着离别的开始。接着“送子还故乡”直接表达了送别的目的,将友人送回他遥远的家乡。这一句中,“子”字不仅指代友人,也蕴含了对友人归乡的期待与祝福。

“故乡多白云,登高重心伤。”这两句通过描写故乡的自然景色——白云缭绕,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登高望远,心中涌起的不仅仅是对美景的欣赏,更多的是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友人未来的担忧。

“风生潞河渚,那能共舟航。”诗人想象着友人即将踏上归途,却无法与之同行,心中满是遗憾。潞河渚处的微风,象征着友人即将启程,而“那能共舟航”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无奈与不舍。

“纤纤蒲芽短,青青柳条长。”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纤细的蒲草和长长的柳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喻了友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漫长。

“柳条不系行,蒲短空在傍。”诗人以柳条和蒲草为喻,表达了对友人旅途的牵挂与担忧。柳条不能系住友人的行踪,蒲草虽在旁,却无力挽留。这种无力感加深了离别的哀愁。

最后,“平安千里音,凭君达高堂。”诗人希望友人在旅途中能够平安,并通过书信将平安的消息传达给家中亲人,表达了对友人安全抵达家中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故乡的深情厚意。

收录诗词(61)

杭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山吕公洞

惊见吕公洞,水边驻春鞍。

侧身入地底,偪侧颇碍冠。?灯如星明,坠石讶剑攒。

鱼贯缘曲折,忽俯千丈湍。

却步不敢前,下有龙蛇蟠。

腥风起昏黑,飒爽肌骨寒。

翻思张公胜,焉得生羽翰。

五年客京华,兹辰亦奇观。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见李介庵卷因念其为人赋此诗

濯濯杨柳枝,开花大江堤。

转盼春风颠,飘泊岸东西。

美人隔江水,谁当共襟期。

临流和渔歌,褰裳掇江蓠。

思之不可即,仰视白日驰。

玄发日以变,夕惕恒自持。

愿将青青柏,遗君长相思。

形式: 古风

送李献吉致仕归陜

美人别我去,各在天一方。

相见不可期,秦川浩汤汤。

昔别长不恶,今别一何长。

采采芙蓉花,照见君衣裳。

从之不可得,揽辔徒徬徨。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八月十六夜饮王阳明馆

素月殊未缺,皎皎银汉光。

照见庭中席,浮杯宛清扬。

对此辄复醉,高歌激清商。

时节忽已迈,白露沾衣裳。

人生有离别,此乐不可常。

月高更起舞,庶终清夜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