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杨彦常

我家吴门枕江浙,君住钱唐近南越。

长安道上忽相逢,手握青藜鬓如雪。

虽云踪迹类浮云,不向人间附炎热。

蓬阆群仙久相待,醉后常期浴东海。

手攀若木弄金乌,却把珊瑚作薪采。

归来自卧三天竺,静守玄关处幽独。

白云为衾石为枕,五粒松脂胜粱肉。

却怜吾辈繫樊笼,未暇栖身向麋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史谨的《赠杨彦常》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杨彦常的相遇和彼此的生活状态。首句“我家吴门枕江浙,君住钱唐近南越”点明了各自的地理位置,显示出两人之间的距离并不遥远。接下来,“长安道上忽相逢,手握青藜鬓如雪”描绘了在繁华都城长安的意外重逢,杨彦常的形象被刻画得超凡脱俗,手握青藜(象征学问),鬓发如雪,暗示其年岁已高。

“虽云踪迹类浮云,不向人间附炎热”表达了杨彦常淡泊名利,不随世俗沉浮的态度。他期待着蓬阆群仙的陪伴,以及在醉后能沐浴东海的仙境生活。“手攀若木弄金乌,却把珊瑚作薪采”运用夸张手法,描绘出杨彦常逍遥自在的生活方式。

最后四句,诗人通过“归来自卧三天竺,静守玄关处幽独”描绘了友人归隐后的宁静生活,以“白云为衾石为枕,五粒松脂胜粱肉”赞美其清贫而自足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自身束缚于尘世的感慨,未能像杨彦常那样追求自由与自然。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赠友的形式,展现了友人超脱尘世、追求隐逸生活的形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自我反思。

收录诗词(400)

史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钟山诗十二韵应制

青云冠山巅,流水带山麓。

巨胜蟠龙蛇,奇形矫翔鹄。

二仪钟秀异,万巘尽臣仆。

磅礴启皇都,崇高介君福。

中天翠常积,一雨清似沐。

紫盖拥金门,彤旂接黄屋。

凉风隐林樾,灵籁响溪谷。

冉冉集烟霞,森森蕃草木。

村童晓来樵,野老夕归牧。

洞口鹤长鸣,松间鹿攸伏。

苔莱愧匪才,雨露滥沾禄。

何以答升平,愿言歌戬谷。

形式: 排律

长江潦水诗十二韵应制

巴蜀已消雪,长江潦水浑。

洪涛涵日月,巨浪浴乾坤。

回拥三山出,雄驱万马奔。

大声如拔木,远势泻倾盆。

浩荡川原混,微茫岛屿蹲。

漫漫连两岸,渺渺接千村。

毂转盘涡急,云蒸湿气屯。

浮游多浴鹭,变化有溟鲲。

已足沾畴陇,还应赴海门。

朝宗长不息,灌溉意常存。

惠泽流今古,阴阳顺晓昏。

滔滔南国纪,永护九重尊。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南亩耕农诗应制

有客居南亩,为农尚力耕。

春风茅屋静,旭日晓窗明。

碧涧连云色,晴江漱石声。

披烟晨起早,带月夜归清。

鸡犬声相闻,牛羊卧不惊。

阶前留晚翠,场圃迄秋成。

陶令偏成赋,庞公不入城。

朋来三径小,酒尽一壶倾。

化雨诗书泽,开云竹树情。

极知蒙帝力,聊用乐吾生。

理世徵髦士,周行列俊英。

他年来束帛,努力报荣名。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芦汀洲隐浦应制

秋水长江湛碧沦,西风芦叶净无尘。

波间月出天光迥,海上潮来雪色新。

戒候每闻宾雁集,忘机唯与狎鸥亲。

长歌濯足烟霞里,始信幽人乐是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