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屏暖

乱山孤骑,危楼暝角,暮天如画。

问酒前村,旗影冻云低亚。吟魂潇洒。

定绕遍谁家鸳瓦。天涯客,荒寒赋笔,俊怀慵写。

依约胭脂坡下。更红炉熨晓,翠尊消夜。

典尽貂裘,空记年时游冶。

风醒雪醉,又看到梅花开也。

还暗惹,一点相思随马。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孤寂而美丽的冬日画面。"乱山孤骑",形象地刻画了诗人在纷乱的山峦中独自骑行的场景,透露出一种孤独和漂泊之感。"危楼暝角,暮天如画",则以傍晚的号角声和如画的天空,增添了苍茫与静谧的气氛。

诗人行至前村,询问酒家,"旗影冻云低亚",暗示了天气寒冷,酒旗在低垂的云雾中若隐若现,更显其荒寒。他感叹自己的吟游生涯,潇洒的诗魂却无处寄托,只能环绕着人家的鸳鸯瓦片,流连忘返。

"天涯客,荒寒赋笔,俊怀慵写",表达了诗人的落魄心境,才华横溢却因境遇凄凉而难以抒发。接着,他在"依约胭脂坡下"发现了一丝暖意,红炉和翠樽带来片刻的慰藉,但回忆起昔日的繁华,如今只剩下空虚和遗憾。

"风醒雪醉,又看到梅花开也",借梅花的绽放象征坚韧的生命力,同时也寓含着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最后,"还暗惹,一点相思随马",点明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相思之情,即使在这样的荒寒之中,也无法抑制。

总的来说,这首《云屏暖》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易顺鼎在清末近现代初的动荡岁月中,面对生活变迁和个人际遇的复杂心境。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月华清

满马吴霜,半床燕月,貂裘万里曾拥。

笛里关山,禁得几回迎送。

甚飘零、负了莼汀,怕不免、冷鸥相讽。谁共。

正晓风江岸,绿杨无缝。回首秦楼么凤。

漫桃叶辞津,梅花别陇。拟把孤愁,说与玉箫休弄。

只输他、候馆鸡声,又唤醒、十年秋梦。寒重。

渐烟村一角,远钟催动。

形式:

惜红衣.黔山遇雪即景,有怀

射虎功名,呼鹰意气,壮怀都左。

絮帽茸裘,吟魂乱山锁。

芦沟立马,还记得、年时双鬓曾亸。

何处酒家,指篱根灯火。

紫琴断韵,翠被凄香,销凝正无那。

江梅几点残雪,带愁堕。

漫惹梨花梦影,化作晓云千朵。

料玉楼横笛,有个冻鬟招我。

形式: 押[哿]韵

内家妆.忆梅

倩魂低颤水,阑干影、惊被冻云封。

正湘妃蛟脊,偷描淡妩,海仙凤尾,遣探芳丛。

悄吟处,敲诗红烛冷,酹酒碧尊空。

竹里春愁,暗蟾悽惋,苔边秋梦,病鹤惺忪。

湖桥分锦路,销凝久,画角吹怨东风。

曾伴斜楼倚笛,窄径扶筇。

又日暮天寒,窗前翠袖,曲终人远,江上青峰。

纵有何郎词笔,别后都慵。

形式:

江城梅花引.用陈西麓原韵

筝篷殢雨夜萧萧。带归潮。送兰桡。

一角红楼,吹断紫云箫。

绣被焚香心事懒,愁不语,剪春灯,梦影飘。

知侬魂从何处销。吟鸾天际招。

恨也恨也眉间恨,付与谁描。

长使相思,短是可怜宵。

自别江南才几日,春又到,水边亭,花外桥。

形式: 押[萧]韵